May 29, 2008
YouTube明星大集合
這支影片,就當今天工作滿滿10小時,要關機前的臨門一踢吧!
上線才一週,點閱已經超過400萬人次。如果對YouTube很熟,大概知道為什麼。巧妙混搭(mash-up)YouTube上最熱門的幾支影片,裡面全是過去兩年來在YouTube上爆紅的(小)人物,如今成為網路(大)明星。
看不懂,那就到這裡,所有的video清單都整理好了,看完一切就會明白。
P.S. 影片裡有之前介紹過的巧克力雨。
May 28, 2008
video podcast二三事

通勤的路上,不太累時就會看video podcast,
(很累時就聽audio podcast,車還沒離開台北站好像就睡著了...)
偶而就來寫寫讓我很有感覺的video podcast吧!
今天看到David Pogue在NYtimes.com的Technology Reveiw,介紹Chumby這結合網路收音機、數位相框、Widget、鬧鐘、Wi-Fi、觸控面板...的小玩意。
造型很Chumby(肥滿),在網路上設定後,等於把所有的widget裝在裡面...David Pogue的介紹方式很讚,推薦一定要看,因為文字太多餘了,看了就懂。
很心動,回家後跑到Amazon.com上查看,竟然沒有!
但Amazon.com很厲害,show出的產品竟然也是網路收音機、鬧鐘之流的東西,還有一個藍藍的很chumby的小東西。

另外,要推薦Washington Post的川震報導。今天在車上看到這些段落時,眼淚都掉下來了,Washington Post的新聞影片感染力強大。
之後,我又看了非洲盧安達女性創業故事。從來不清楚非洲女性的受教育處境,從來不知道非洲人這樣經營咖啡農場:種咖啡、採咖啡豆、清洗咖啡豆...。女人賺錢,讓這個原先以男性為主的家,卻住得更好,穿得更好,農場獲利是過去三倍...。
每次看完動人的video podcast,都很感謝蘋果。早已不是電腦公司的蘋果,因為podcast和iTunes的容易,讓整個世界的media更豐富了...。
(若embed文章內的Washington post video觀看不順(而且還有廣告),建議還是訂閱他們的podcast來看吧,這樣才能慢慢找自己的時間看,真的很過癮!)
May 27, 2008
OLPC好用嗎?
二月底我的OLPC來到新竹的家,
花了點力氣,我才打開OLPC,接著就玩起來了...
連網很快、軟體很多,但是最大缺點就是速度真的太太太慢。
家裡的iMAC如果輪不到女兒用時,她會拿去用,
但是無法使用中文,也因此她沒法寫email、blog和IM。
她最喜歡裡面做動畫的軟體...
由於OLPC要和微軟合作的新聞跑出來,
我就帶著我的OLPC到辦公室,讓大家玩玩看,
看是否能對OLPC出些什麼不ㄧ樣的報導。
是的,當年和尼葛落龐帝面對面訪問時,
親耳聽他說過,他討厭微軟...
但現在的OLPC,實在不好用,
和微軟合作,OLPC市場一定可以擴大的。
OLPC的目的是消除數位落差,
用freeware還是微軟,只要達成消除數位落差的目的,
我想都是OK的...。
這支同事和OLPC玩耍的影片,很有意思。
發現,和MAC與PC愈熟悉的人,愈不會用OLPC...大家玩耍時,對OLPC有了很多不同的想法...
延伸閱讀:大小創意:OLPC的創意與困境
Update: Video是我們家凱特拍的,當然我在旁邊說話沒有入鏡。
驚,在華爾街日報看到中國樂團P. K. 14
從華爾街日報的Buzzwatch裡,看到介紹P. K. 14的介紹,
看了他們的My Space和YouTube,
突然覺得,以前一直聽到的說法,
台灣可以領先中國的流行音樂、文化產業...應該是沒了!
中國會流行他們自己流行的東西,吸取全世界最精良的元素和人,
那一大片土地上的人們,會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與流行。
就像台灣的製造業般,在中國當過initiator之後,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台灣的勁敵,
或將來成為全球最先進的科技製造發明者、太空探險家...。
稍欣慰,WSJ.com Busswatch之前也介紹過Jay Chou (周杰倫)。
我也是在那兒第一次看到〈牛仔很忙〉的YouTube。
把周說成「亞洲處處可見」的流行創造者,算是很高的評價。
不用比來比去,努力做自己,自然就有好收穫。
(啊,又要寫成大小的文章了...冏)
以下YouTube影片,都是WSJ貼出介紹的,在我的搜尋雷達裡,我是不會看到這些的!
May 24, 2008
猜猜看,我幾歲?

Ageproject網站簡簡單單,
就秀出一張圖,然後問,猜猜看我幾歲?
挑出心中所想的數字後,
就會出現影中人的真實年齡、你猜的、大家平均猜的。
我就這樣坐在那兒猜兒猜的。
看全世界各種人的樣貌,很有趣!
我沒有upload自己的照片上去,
不知login後會看到什麼?
看到大家猜自己年齡的百分比分配圖?
沒時間深究背後動機,又興趣的人去玩玩吧!
然後記得告訴大家你的連結,好像可以貼在Twitter或blog上 ...
May 22, 2008
CBS電視網買網路電視台CNet

昨天聽到CNet Buzz Out Loud Podcast裡說,美三大電視網之一的CBS以18億美元買下網路上知名科技網站CNet...,聽得出來主持人們都對這購併感到開心。
主流電視網買下網路媒體,意義非凡。想像,台視買下癮科技好了(如果癮科技可以被買的話)。電視台如果想搞清楚網路媒體到底是怎麼回事,買下一家網路原生媒體,可能是最簡便的方式之一。
買下CNet,讓CBS一舉成為全美前10大網路公司,馬上擁有許多男性閱聽者、科技廣告贊助,而CNet也可更多元,加入許多娛樂性的內容。
CBS買下CNet,好處多多。一直感覺CBS是美國三大電視網內最沈穩的老電台,買下CNet後,自家的DNA必定需要經過ㄧ翻重組、新生。而CNet從1.0時代一路走來,胼手胝足,很辛苦,感覺上好像一直沒賺錢...。兩相交換,我的年輕人氣換你的大鈔票,恩,Good Deal!
延伸閱讀:
CNET CEO: “This Is An Exciting Day For Us”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May 8, 2008
QQ靠中國,就可得世界第一
關於中國QQ、日本Mixi、韓國Cyworld的SNS簡報,
很完整。
我最喜歡的是前面幾頁引句。
雖然都說是不知名的西方人士,
但是我真的也都聽過好幾位西方人士說過...!
Anyway,參考囉!QQ太厲害了,不用走出中國,將來就可當世界第一!
恩,也可對照之前一篇舊文社群網站的全球流行趨勢來看看!
iPhone 2.0有手寫輸入

去年此時,iPhone的消息吵吵吵。
今年又來了,訂閱的podcast裡,
如果開場不談ㄧ下,好像沒人要聽似的。
聽了那麼多,說iPhone 2.0會變輕、變薄、變3G,
又說會有錄影功能,都讓我覺得還好。
但是多了個手寫輸入,可讓我興奮了ㄧ下。
我現在用的iPhone只能英文輸入,
iPhone之前我用SE 990! 和 HTC CHT 9000。
SE有很好的拼音輸入和手寫辨識功能,
而HTC的手寫功能也很棒。
能夠把隨便畫畫的東西,變成中打,令人期待!
延伸連結:
蘋果島上的生活 - iPhone 2.0 蘋果官方中文手寫輸入!
May 6, 2008
我家也有觸控電腦桌,有一天

真的很想要一個這樣的桌子,
這樣我就可以在大大的螢幕上工作。
桌子可以高ㄧ點,
這樣我就可以站著工作。
希望哪一天,也能從台灣的燦坤或全國電子,
買回整套桌子和桌板,
和iMac連起來,就可完成自己的multitouch觸控電腦桌。
延伸連結:
Open-Source, Multitouch Display
video watch here (要花點時間下載,但還不錯看!)
May 3, 2008
ㄧ邊開車ㄧ邊簡訊?!

如果我女兒將來會沈迷於簡訊,
我一定不讓她開車。
看到Engaget上說,美國年輕人37%會ㄧ邊開車ㄧ邊打簡訊,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親愛的手機或汽車大廠,請趕緊讓speech to text的功能OK吧,這樣真的太危險!
他們愛簡訊就算了,走在路上的其他人車安全,真是可慮!
也呼籲爸媽從小要教好小朋友,不可一邊開車一邊做任何其他事情,
even用耳機打電話,我都覺得會讓開車分心。
延伸閱讀:Survey finds 37% of Gen Y-ers text while driving
Mac穿西裝,蘋果開始走入企業

剛收到這期的BW,封面故事談蘋果。
Mac穿西裝,呵,蘋果終於要走進企業了...
近幾年蘋果專攻消費者和學生,一直沒有進攻企業的大企圖心(雖然蘋果的起家可是從企業的試算表開始...),但是,幾乎人手一機的iPod和用慣Mac長大的學生逐漸進入職場,在辦公室不能用Mac,要怎麼工作?
Mac的價格愈來愈平實,現在幾乎和一般PC沒有兩樣。加上Google提供的免費辦公室應用軟體,用PC和微軟平台,已非必要。
前幾天在FunP上看到重灌狂人的貼文:微軟CEO Steve Ballmer用MacBook Pro的照片。我的想法是,Ballmer用Mac真的不稀奇,因為Mac上可以灌微軟XP,也有MS Office Mac版本,用MacBook Pro來簡報,另一說可以是微軟跨平台的勝利,看,微軟多麼多元,連Mac都可以run...。
但,如果Ballmer用Mac OS,用Mac簡報軟體Keynote來簡報,那麼,蘋果就真的大大大大獲勝了。
用蘋果,真的很方便...我們公司就是人人一台Mac,用藍芽分享檔案、用Wi-Fi上網、抓印表機...都很方便。交video作業,用iMovie剪、寫文章用Google doc、簡報用Keynote、分析數字用 Numbers、Google 群組日曆和iCal整合...我們是使用蘋果的典型企業。
BW的報導只是冰山一角,因為網路企業、中小企業用Mac真的很方便...大企業有特別的ERP或CRM軟體,改變上可能難點,但若都可走browser-based的企業運用服務,switch到蘋果世界,應不難...。
延伸閱讀:BW: The Mac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