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8, 2011

ebook business = crossover business

Crossovers
cc via Flickr from sophiepa
民國一百年,結束。電子書產業卻正在發跡的路上,蓬勃往前。國外媒體不斷出現各式預測(predictions),看了看,覺得不適於台灣市場。整理過去一年,我所感覺到的脈動,沒有預測,也不是趨勢,只是種感覺。

一,完全整合。許多出版者,從製作開始,就設定了影片、紙本書、電子書、衍生商品和行銷產品,做完全整合的出版計畫。2011年獲得數位金鼎獎,最佳動漫及繪本類電子書獎的《小蜥蜴的回憶》就是一例。作家劉克襄的小說、美麗的繪圖、國際得獎動畫、手工納鞋書籤和董孜陽老師的字,最後還要加上洛夫的詩。不用說,電影《賽德克巴萊》更是整合多又完美,連酒廣告都可一起,還有什麼沒整進去的?

二,發掘新鮮達人。自彎彎開始,連續幾年,出版界流行從部落格裡,開發新的圖文作家。現在,則開始發掘新面孔、新內容、新的可能,以App來開發。如,愛爬山的編輯發掘登山達人部落客Tony,將他的部落格內容,重新仔細規劃、拍照、手繪地圖,推出紙本書。再整合Google Maps和GPS資訊,強化閱讀介面,做成《台灣郊山地圖》App。台灣的素人自助出版似乎沒有美國強勁,但編輯發掘達人、素人,將內容速速發展成紙本書和App,隱然成形。

三,電子商務走進內容。閱讀數位雜誌時,從廣告連進電子商務頁面直接購買,已不稀奇。酷米移動商務的樂讀平台,不僅把東森購物型錄變成數位版,還與三立《小資女孩向前衝》連續劇結合,推出結合偶像劇演員搭配情境,銷售產品的數位雜誌專刊,如,談職場攻略時,還要加上該怎麼穿著,接著讓讀者馬上就能買到。

四,兒童成為目標群眾。童書數位化益趨普遍,提供月租方式,讓孩童看繪本看個過癮,也和紙本書結合,提醒家長,哪一本是小朋友最愛的、也看最多的童書,也許可以考慮買下紙本和其他衍生產品。

五,走向月租。數位閱讀主要發生在移動間,移動時也許以掃描、梭巡有意思的東西為主,是以月讀包,近似吃到飽的販售類型開始增多。童書類、雜誌類、輕小說類、時事類、試讀...都是月讀包的內容。或讀者繳交月費,每個月有八本書免費,類似俱樂部的經營模式也開始出現。音樂KKbox或影片Netflix的模式看來不久也要發生在電子書產業了。

整體而言,電子書產業的跨界(crossover)合作現象不時發生,不論是內容廠商與電信廠商徹底結盟合作,以相同內容在iPad上,竭盡所能完全重新創造互動閱讀之可能,如2011年的儂儂App,還是環保概念加手創產品加數位內容的整合,還是郊外山趣變成GPS導覽打卡check-in App,處處是跨界。

A和B的跨界合作,通常以AXB來表示,中間是乘號而非加號,代表就是影響所及,無人能預測,絕非1+1=2之流。隨著來年Andriod類硬體產品更豐富成熟,預計數位內容也逐漸會從iPad和iPhone crossover 到xPad,我們的數位閱讀產業將會更繽紛起來!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2.01《數位時代》雜誌上。

December 9, 2011

美日iTunes Store,Beatles的黃色潛水艇電子書免費中

Image
下載好久喔,然後,跑到iBooks裡去了,打開來看,真是好漂亮的「數位內容」啊!
有動畫,有影片,有全文語音...很漂亮的彩圖。


使用一陣子的感想,好吧,感覺就和之前的小熊威尼書一樣,根本就是Apple拿來demo,epub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吧?但,一本iBook書和一個雜誌app一樣,有300mb大,下載真的很久(wifi iclouding ~~)。

延伸閱讀:請下載黃色潛水艇看看,這應該算是本fixed-layout epub電子書吧,關於fixed-layout epub書這篇後半有談到。

P.S. 為了幫文章做連結,哇,小熊威尼書現在要10.99美元,我還以為一直免費中呢!

December 4, 2011

Borders -- 舊通路消失

紙本BusinessWeek雜誌大跨頁
前陣子,在BusinessWeek雜誌上看到The End of Borders Is Not the End of Books的報導,一個大跨頁後,後面有兩個單頁。大跨頁左側的圖,都是Borders,美國這第二大家實體書店關門大吉的組圖,三個單頁的文字,均配有小圖。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張小圖,就是一張攝自密西根州安娜堡市Borders旗艦店的照片(上圖,粉紅框處)。門上一張黃色昭告,印著No Public Restrooms,卻有好事者用筆寫下:Try Amazon.(下圖,截自BusinessWeek+ iPad版,網路上我沒找到)。

iPad Version BW之截圖
這圖很好笑,但也很辛酸。實體書店不只是賣書,逛街逛累了,到書店喝杯咖啡、晃晃、上個廁所,這在過去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這家美國的第二大實體書店,在2011年9月正式消失。想上廁所,對不起,以後再也不提供了。下兩張圖,是我2010年和2011年在紐約拍的,我都去了Borders。去年,我去晃晃,去看裡面的文具和筆記本,今年5月,則在百老匯街上看到已關閉的Borders。



2011年9月Borders關店倒閉時,仍佔有10%以上的美國紙本書市場,而且還有兩百多家仍很賺錢的店面,但這樣的市場佔有率仍支撐不了500多家店、一萬多名員工的生計。2006年,是Borders最後一年仍有利潤之年。2007年,iPhone和Kindle相繼而來,佔地寬廣的Borders除了紙書外,DVD和CD的賣場也不小,但一樣損失連連,到宣布破產時,已有10億美元的營收跌不見了。

Borders,是賣紙本書的巨大商城、通路商,最大的時候有上千家書店,新、馬等亞洲百貨Mall裡也有,許多國際機場裡也都看得見Borders的蹤影。但是,當人們的知識來源不再只靠紙本書,通路大反而成了傷害。進那麼多書,賣也賣不動,欠下各出版社大筆款項。根據BusinessWeek,Borders在破產時,欠Hachette出版社三千七百萬美元、Simon & Schuster出版社三千四百萬美元、 藍燈書屋三千四百萬美元和HarperCollins出版社兩千五百萬美元...(還有其他大小不等出版社)。

Borders書店於1971年出現,創辦人是在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念書的兩兄弟,他們設計了一套很棒的書店庫存管理系統,可以快速掌握販售狀況,分析、了解一地區的品味,有效控制各地區、各類別書種的庫存量。原本他們只想賣系統,但系統賣不太動,反而把書店的生意做起來,一家家書店就這樣風起雲湧的開起來了。(美國大型連鎖書店的風潮,最讓人耳熟能詳的電影就是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主演的You've Got Mail,當然最大的實體書店,是邦諾,電影裡,不見得是說Borders。關於Borders的商業歷程有很多,如Kmart、其他連鎖書店的併購故事...有興趣者,BusinessWeek這篇Wikipedia裡,有詳盡的歷史背景介紹。)

擁有這麼強勁的技術底,卻在iPhone和Kindle來臨時,嘎然而止,絕不是偶然。Borders把網路商店外包給Amazon是個絕大錯誤;當電子書時代來臨時,Borders推出的App和閱讀器,也是外包,外包給加拿大的Kobo。(不過,Borders至少還佔Kobo一點股份,最後Kobo被日本樂天買走了。)企業不掌握新的機會,不逐步移動到新方向,用外包來包辦一切,最後,不是縮編,就是關閉。

實體書不會立即消失,書店除了賣書外,也還有其他功能。這就像電燈來臨的時代,不是一蹴可幾,待電力公司成立、家家戶戶有了插頭,電燈頭也一致化後,蠟燭店才逐漸消失。最後,蠟燭還是沒消失,生日派對要用,冥想要用,氣氛要用,但用量已變得很少。對,蠟燭沒有消失,只是轉型而已,從照明變成禮物,變成香氛產品。實體紙書也一樣,不會消失,但銷量逐步降低,待電子書和載具和派送管道建立完整後,就會超越紙本書的銷售,成為主流。實體書會變成寶貝,變成生日禮物,變成收藏品。

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我們把美國出版協會公布的數字,電子書在通路市場上的佔比畫出來看,自2007年iPhone和Kindle推出後,美國電子書翻倍成長,2011年從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數字看來,已達20%,保守一點,我預估16%(下圖)。


但如果一直這樣翻倍成長,美國電子書豈不在2013年,超過50%?(下圖)那,台灣市場呢?台灣中華電的Hami書城2009年底推出,2009年算是台灣的電子書元年。根據udn.com這篇,城邦電子書營收已達2%,以此為數據,也用兩倍來畫,那麼電子書在台灣市場,最快將在2016年達50%。城邦是台灣動作算快的出版社,有些出版社,今年也不過0.5%而已,但若以翻倍的預估曲線看來,也可能在2018年達50%。若以一般台灣市場慢美國3到5年來看,2016或2018也不算太離譜。


當然,這是我最直覺樂觀的推估,是根據美國市場最激進的比率來推算的。比率不同,情勢不同,答案自然不同;推估與現實之間,更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一定有人罵我,太一廂情願,太站在電子書這邊,也許吧,這不就是我的工作嗎?

老實說,我只是,只是,很想強調,2006年還在賺錢的Borders,2011年還沒結束就破產倒閉。五年不到,就讓一個市場巨人垮台,真令人不得不震驚!不管趨勢圖或比率怎麼調、怎麼畫,2013或2016或2018或2020,紙本書和電子書的交叉點,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不想走上收掉一途,走向網路、走向數位,絕不能遲疑、停緩,只能加速。

紙書現在還在賺錢,Borders殷鑑不遠,美國出版社不想重蹈覆轍的,即使營收目前比例是紙/電=95/5,但積極轉變的老闆要求花費成本比例,卻是紙/電=10/90。賺錢的部門盡量不花錢,不賺錢的部門傾力研發、製作、尋找新路和新方法。

記取Borders的教訓,讓自己永遠不要變成舊的、老的、被淘汰的。

November 25, 2011

高鐵上,認真看賈伯斯傳的人!

P108
高鐵上,認真看賈伯斯傳的人!
在台北捷運上和在高鐵上,都碰到捧著厚厚《賈伯斯傳》認真讀的人。高鐵上這位仁兄,一路台北到新竹,我看他捧得很累,一直換手,但又捨不得放下來。

前兩天,和一位專業的法律工作者碰面,用iPad在談事情時,他看到我iBook裡有一本英文的《賈伯斯傳》。他問我,「這本書為什麼沒有中文版電子書啊?《賈伯斯傳》送來的第一天,我真的嚇到了,因為完全沒想到這麼厚。一個月過去了,我都還沒看完。」常常南來北往搭高鐵的他表示,每次出門,望著桌上的《賈伯斯傳》,都沒有勇氣放進包包帶著,因為實在太厚重。

他又問一次,「到底為什麼沒有電子書啊?這本書無論從厚度來看,可能的閱讀群眾來看,電子書都一定會賣啊?」他說,以他的年紀來說,他還是喜歡紙本書,還是習慣紙書,但是iPad讓他在很多零散的時間,讀完很多東西。每次從台北出差到南部,在高鐵上,用iPad看雜誌,真好。「要是《賈伯斯傳》有電子版,而且我翻過,那個內容又不是很艱深,我應該出差幾次高雄,就看完了。到底什麼時候會有啊?」

我問,「你都有紙本了,還會買電子版嗎?」他表示,「如果我還沒看完,一本書能貴到哪去,為什麼不?」
...
...

最後他說,「坐高鐵這麼久了,以前,大部分的人都在看蘋果日報,現在,大家都在用smartphone、iPad,世界真的變得很快。連我都感覺看到了,還不相信嗎?」

November 20, 2011

ebook business = involving business

picture from McCoy's Presentation
十月底國際數位出版聯盟(IDPF)執行董事比爾麥考伊(Bill McCoy)應我的邀約來台參加EPUB亞太高峰會,他比演講日提早了一個星期抵達。無暇陪他,僅與他電郵通聯,得知來台後,他隔天就搭火車去花蓮,還租摩托車在花東探險。最後,放棄遠行至墾丁想法,從台東返回台北後,他還騎著摩托車到碧潭、北投。

電郵往返時,我很擔心他一個人的安危,請他務必小心,勸他在大台北,還是坐捷運比較好。他和我說,捷運坐了,下班時間,綠線和藍線交會的台北車站,真不是蓋的。還和我說,北投那棟綠建築圖書館真是太棒了,裡面好多人在看書啊!覺得在台灣做出版,真有希望!

演講當天,他的題目是「EPUB 3對產業的影響」,簡報裡用了太魯閣的美景、小心落石、快速通過的警告標誌。麥考伊表示,需要戴上安全帽才能通過狹路,小心走過之後,看到的美景十分值得,這正是目前數位出版產業所面臨的處境,數位轉變多令人興奮啊,但是,困難重重,極具挑戰,請小心謹慎,快速通過。

他說,EPUB 3不是什麼高超的技術創新,只是個業界標準,但標準最大的意義在於B2B,是業界互通的基礎。畢竟,書是要來做給所有人來看的(Books for all!),希望能在所有載具上愉快使用。因為是基礎,整個產業在製作流通上才會有效率、省力省時省錢,也可有經濟規模上的好處。(網路上有他授權的演講影片簡報(含演講詞),推薦看。)

第二天,麥考伊主持首次在台灣舉行的IDPF EPUB工作會議。Sony、邦諾書店特地派了軟體架構長和資深軟體工程師從美國矽谷飛來台北參加,Google、Apple、美國出版協會等代表,則利用網路和大家開會。此次工作會議討論固定版式(fixed layout)EPUB規格。這規格與圖文書、雜誌、漫畫、童書等數位出版有很大關係,也與載具上如何順暢呈現這些EPUB電子書有關。

會議休息時,麥考伊和日本的代表都曾在不同時間、不約而同地問我,怎麼沒見到Asus或hTc的人來參加?Acer呢?台灣大出版社有沒有來?我有點尷尬,不知該如何回答。當天讓我最驚訝的是日本公司的參與度,日本約有二十多位代表出席,富士公司還做英文簡報,提出漫畫在移動載具上呈現的技術;而Sony工程師則任會議記錄。討論議題時,日方也會提問和參與討論,甚至還當半個主持人,與麥考伊分擔主持重任。

看到日本人以前只走自己的規格,現在卻強化參與,早早展示技術、願意開放出來讓大家使用的態度,讓我很感慨!雖然日本品牌在世界潮流弱化許多,但他們技術還是夠強,積極參與,意圖即早鎖定規格、影響規格,事前了解世界趨勢。

看著台灣的參與名單,來自工研院、資策會和中研院最多,業界代表很少。我們的業者多半不關心國際標準,也不想提早涉入、了解。僅等著標準訂定完成後,看其他國家的領導廠牌要怎麼做?或等到市場有需求,再來想辦法做。我們的業者,特別是在OS或軟體上,都等著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永遠都是追隨者。

麥考伊即使只是來台演講,他卻想辦法遊歷台灣、了解台灣,我看到那種involving的積極;Sony、邦諾公司、Google、Apple先期參與規格討論、表達意見,我也看到各家廠商對電子書產業的involving態度。做電子書生意,就是要involving,積極入世,不論是技術提早投入了解,還是販售上多多involving讀者、作者的需求。總是抱著,人家怎樣怎樣,只好involved,不得不改進、追上的態度,電子書生意一定不會成功的。

延伸連結:
Motivations for fixed layout (Bill McCoy, IDPF) slides
‧ 美國出版協會(AAP)對fixed layout epub的一些想法
‧ 邦諾對fixed layout epub的建議
‧ Apple的fixed layout格式
‧ Sony fixed layout presentation for Taipei WS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12《數位時代》雜誌上。

延伸閱讀:
向新潮文庫致敬

和麥考伊聊天,發現他了解台灣很多,泛綠泛藍或兩岸關係,他都會和我提及。問他怎麼知道,他告訴我,來台前,他看了《Forbidden Nation: A History of Taiwan》這本書,裡面從兩顆子彈談起。最近,在「向新潮文庫致敬」的活動上,碰到望春風出版社的老闆林衡哲醫師,才發現這本書有中文本:《禁忌的國家:台灣大歷史》

October 21, 2011

ebook business = touching business

沒有影音的Kindle本,要明年一月才會有?
代表出席長輩朋友小孩婚宴。年輕的新郎新娘從小認識,酒席間,他們除了展示大學時期的共同旅遊照片和最近的沙龍婚紗照,還自演自拍如偶像劇的情節,重塑高中時期戀愛劇情。然後還有各種年輕人的猜謎遊戲和若星光大道的引吭高歌…。那一頓喜酒,看著他們的多媒體、道具、遊戲,杯光籌影,鬧鬧熱熱,而我卻無法融入,好似漂浮在其中。我驚異他們的創意,但置身其中,又覺得迷離,與周遭好遠。

這種心情,就好似2010年六月,瀏覽Wired雜誌第一本iPad雜誌的心情。汲汲其賞玩多媒體展示、遊戲式的變化廣告、照片幻燈秀、記者演出...。有新奇、好奇,卻沒有以前翻閱雜誌,讀完一篇文章觸動心靈的深深感動。

隨著2011年九月底亞馬遜推出七吋的平板Kindle Fire,強化版電子書(enhanced ebook)再度掀起討論。所謂強化版,一般是指在文字之外,又加上影片、照片、聲音等。許多媒體傾向報導,黑白的Kindle閱讀器拼不過iPad,亞馬遜得靠彩色觸控的Fire戰勝iPad。

賈桂琳甘乃迪訪談傳記書為例,今年是約翰甘乃迪就職總統五十周年,由他的女兒整理推出。文字書連八張CD等,實體產品定價60美元。同樣內容,完整影音強化版電子書,在蘋果iBookstore僅20美元。查看亞馬遜,看到目前網頁上寫著Kindle版本10美元,到2012年一月才有?影音版的Kindle電子書,也是10美元,但僅能在iOS類的載具上看。根據網友評論,要買強化版甘迺迪傳,整合度和表現最好的就是iBookstore版。

強化版電子書真的是讀者要的?iPad上互動繽紛的數位雜誌或各式創新圖書App搶奪人心似地來勢洶洶,所以逼著亞馬遜非要推出一款平板?文字真的愈來愈不重要,需要其他媒體來強化(enhancement)?

十月五日,賈伯斯過世。各家媒體相繼推出回顧專輯。三天後,iPad上《彭博BusinessWeek+》跳出賈伯斯紀念專輯已可下載。我讀著一篇篇回顧史,翻著一張又一張照片,許多從沒見過的賈伯斯身影,圖片很吸引人,文字是圖說,文字卻深深強化了照片的張力。淚汨汨落下。

幾天後,台灣《青蘋果雜誌》以賈伯斯的口白搭配照片和文字,當做封面(是的,數位雜誌封面早已不再只是一張圖)。每次翻開雜誌,看到這封面,都讓我泫然欲滴,感動莫名。不久,收到紙本版的BW,才知在iPad上看到的灰白封面,其實是亮銀色的,質感很不同,重新翻閱,另一種感動。

數位閱讀時代,所有素材都是bits。一本文字電子書,不見得一定要加上影音,即使僅有加上專家或作者的畫線,也是一種enhancement。一本照片集,簡短珠磯的文字反而成為enhancement,增強說服力。傳記書內的原聲重現整合,也是enhancement。是不是彩色?有沒有觸控?其實不重要,但重要的是,這些素材到底能不能讓人銘心感動。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11《數位時代》雜誌上。

P.S. Kindle僅有文字的版本比較晚出,10美元;影音版也是10美元,現在就有,為什麼?在Amazon買電子書,原是可跨載具看的(iPad、iPhone、PC、MAC...參考下圖),影音版僅能在iOS類上看,限縮了能力,所以價格不能高。至於,為什麼文字版會晚出,價格仍一樣,其實我也不懂。也許是行銷原因,也許是還要多花人力處理?總之,我不太懂,也許有人會有答案?

October 7, 2011

剛收到最新一期的BusinessWeek,果然是Steve Jobs

下午,iPad跳出最新一期BusinessWeek可以下載的訊息,打開一看,果然是昨日辭世的Steve Jobs.

看起來是一整期都在回顧Steve Jobs,而且所有彩色的tag,全都消失了。

本期(Oct. 3)BusinessWeek是Jeff Bezos。我認為封面做得很棒,本週仍在忙碌中,連開都還沒開,只看了封面製作的影片。(其實我發現,我愈來愈糟糕了,常常每一期BW,只看那個封面製作的影片)

September 18, 2011

ebook business = open business



朋友一直問我,為何只弄了網路版的百年千書網站(1000ebooks.tw),怎麼沒有在iTunes商店裡先做個App。掏出iPhone,我在瀏覽器搜尋框內鍵入百年千書,點選搜尋結果之一,就到了百年千書網站,隨便挑了一本彩色書封,按下「線上試閱」。書封下載完,不久內頁文字隨著書封滑開而現。

和朋友說,如果同樣要做完這件事,在iTunes裡也沒問題,但得要網友先有iOS的行動裝置,有iTunes帳號,然後去iTunes裡搜尋百年千書App,待App下載安裝完成後,打開App,搜尋瀏覽想要看的書,才能試閱。

利用Google搜尋百年千書網站容易?還是到iTunes搜尋百年千書App容易? 使用上兩者差異感覺還不大。但使用者的總數量,差異很大。另外,當消費者願意付費買下一本書時,差異就更大了。

一本100元的電子書,在百年千書網站賣出去,那百年千書網站就拿到了100元,再拆分回給出版社和作者。同一本書,如果從App賣出去,蘋果抽走30%,百年千書僅拿到70元,回頭再拆給出版社和作者。

雖然iOS目前擁有很多使用人口,這些多金的、早期的、成熟的行動消費者,搜尋一個App來安裝使用,根本不困難,而且也會願意花錢。但是,癥結在於,App使用者的基本資訊,蘋果並不會提供。百年千書未來想要針對使用過的族群,推不同類型的書或活動,會有困難。(這有點像,雜誌和書在誠品賣得很好,但出版社其實不真的知道到底賣給了哪樣的客人。)

之所以暫不考慮推iOS App,真正最大原因還在於iOS的不開放。剛開站的百年千書網站,需要網友奔相走告推薦和互相連結;百年千書裡的書,也需要網友旁徵左引分享、畫線、註記或修正。

如果以iOS APP出現,在網路上除了分享iTunes的下載連結,其他內容(每一本書的試閱、評論...)全都包在App牆內,不易讓別人看到、搜尋到、瀏覽到,也無法用網路上行之多年的各式行銷工具(email、電子報)來幫忙推播。

網路版先行的好處,讓Google自動索引所有的內容,這樣網友只要搜尋相關的關鍵字,即使不知百年千書網站,也會被Google的搜尋結果帶進來。網路版的先天開放性,也可以讓百年千書的內容被部落客連結,在推特、臉書、BBS和其他社群網站裡被分享。

不是不要做iOS的App,而是目前還沒有精神做,先把使用者基數最大的網站和html 5行動網路版(Web App)做好,讓網友不論從哪兒來都看得到、用得到,才最重要。百年千書的Web App要調整到在各載具上能互存並進,動線也簡易好用...,等一切調整好,內容更多元豐富時,眼球流量更穩定後,再來花精神和金錢來推Android或iOS的App。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10《數位時代》雜誌上。

延伸連結:影片為百年千書計畫的解說影片,可逛看看其部落格

August 22, 2011

ebook business = startup business



Every Book Is a Startup

上個月花了五美元,買了「本」電子書。說一本很奇怪,裡面只有五千字,就兩章而已。作者在前言說,未來六個月將陸續推出其他章,現在花五元買電子書的讀者,只要一有新內容,就可隨時免費更新。等全書寫完後,會發行紙書,紙本賣二十五美元,紙本加電子書賣二十八美元。

電子書內的前言後記,均提供連結,直接連到作者滿意度園地(等同作者社群網站、粉絲網站、留言板)。讀者可以隨時看到作者之前和未來要推出的章節名稱,和作者、其他讀者一起討論內容。作者會依讀者的意見、喜好來改變寫作內容。書內也有作者電郵信箱,羞於在社群反應的讀者,可直接和作者溝通。

作者賽得史坦(Todd Sattersten)希望藉由完成《每本書都像搞新創公司》(Every Book Is a Startup),與出版業溝通,期待出版業學習矽谷創業家勇於嘗試、快速變革、吸收使用者意見和習性的敏捷行動力。

賽得史坦認為出版業正面臨結構改變大麻煩,但大部分出版社卻仍以16世紀就流行的印刷科技加上19世紀的商業模式,企圖在21世紀存活。不過他也樂觀表示,變調的出版業雖然看來令人不安,但別忘了,出版產業可是全地球上最活耀、推出最多產品的產業,光全美2010年就有近三百萬種產品上市。只要學會科技新創公司的知識、技巧、態度,加上出版界原有的創意活力,賽得史坦認為出版產業必能突破障礙,找到機會。

不僅寫書推銷自己的觀念,賽得史坦「以身試法」,這本書就運用自己要推的觀念,以新創公司慣用手法,先推出beta產品,再以消費者的反應,即時機動性調整,淬鍊出最佳產品。他說過往作家寫書出書,從寫好、編好、印好到鋪貨上架,動輒兩年,如今世事多變,許多觀點兩年之後,早已無足輕重。

出書和新創公司一樣,都是要找新消費者,要讓消費者一定想要這個或有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要讓消費者覺得被幫助到,覺得有用。越早找到願意付費的消費者,表示這本書會成功,與其兩年後才知道賣不賣,不如提前發佈前兩章,看看消費者的反應。

在商業模式上,讓勇於嘗試的早期使用者以較少的金額嘗鮮,也希望因為低價,獲得更多人青睞,因而提早拿到大量資金繼續創作,更因為夠多人閱讀,發表回饋,而使作品走向完整美好,或引發先期使用者口耳相傳,發揮口碑行銷或病毒行銷之可能。隨著作品更新完整,電子書價格也會從五元逐漸增加,後期使用者需花費較多金錢享用,甚至等作品完整推出時,售價是先期的五倍之多。這和過往內容產業的商業模式,剛好相反。如,一部電影,到電影院欣賞最貴,等到電視台可播出時,花費幾乎等於零。

看完作者類似導論的前兩章,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大感覺,倒是書末未來九個章節,都讓我十分好奇,著實想了解到底什麼是科技新創精神與手法,到底該如何習得並運用到數位出版上。看來這本書,還真的打到我,才讓我幾乎沒考慮,看完報導和簡介,信用卡就刷下去了。這樣賣電子書的實驗,算是成功的。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9《數位時代》雜誌上。

延伸閱讀:
What publishing can learn from tech startups
What's Old is New Again: O'Reilly Publishes Time-Release eBook Experiment

July 20, 2011

ebook business = curation business

CC via Flickr by verbeeldingskr8
日本一位知名作家,透過經紀人,想要買回過往舊書中文譯稿,成立電子書專門店,經營自己的品牌和數位產品。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女士終於決定推出電子書,但她不透過任何平台,而是建立pottermore.com直接與讀者溝通、販售哈利波特電子書、產品和新的閱讀經驗。

一位出版社的總經理表示,以往自助出版而大紅的作家,兩三年才會有一人,今年才剛過半,自助出版的成名作家,已經好幾個了。

今年美國書展所舉行的電子書研討會,會中數據顯示自助出版已佔全球電子書市場7%之多,在場業者都在討論自助出版所帶來的衝擊以及該如何因應。業界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為大」的危機感。

在去中間人的網路時代,作者和讀者之間,可以直往。了不起多個平台商,集結多樣數位產品,服務讀者的閱讀經驗;服務作者,建立好用環境讓作者賣產品、容易和讀者溝通,並處理作者該得營收。

當然也有作者,一心只在寫作,把作品交給出版社或經紀人處理。於是在平台商和作者間,還可多出經紀人或出版社的角色。以前這兩個角色多為互補,現在出版社都想跳過經紀人,直接代表作者。經紀人想跳過出版社,直接和平台商合作。不論是出版社,還是經紀人,抑或是平台商,想做數位內容生意,在「作者為大」時代裡,都面臨著要有內容才能經營下去生存感,內容的curation,極為重要。

出版社若不受知名作家青睞,就得靠著勤奮精明的編輯群整理製作,養成自有產品,或發掘新作家,開發新口味。經紀人若想繼續生存,除了知名作家的外,也要育成新人,把不紅的、小紅的推到大紅大紫。

平台業者,不論是從閱讀器而起的平台,還是電信運營的內容平台商,或以內容起家的平台商,面臨集結內容的壓力。電子書平台若沒有一般人認可的誠品書店感,如何競爭?有閱讀器廠商推出的平台,和出版社合作談判後,發現能有的,大家都有,難有特色,於是決定自行開發內容,從管理擁有,一切自己來。

Curation還代表了篩選陳列。Curator常譯為策展人,畫廊、博物館都有策展人,依主題篩選最好的作品來陳列呈現。經營電子書,同樣需要具備篩選能力,挑出要有料的推給讀者,讓讀者不費力就看到最適合她/他的內容。

對所有的電子書業者來說,內容就是金礦,是讀者搜尋的終點。金礦般的好內容,讀者才會購買、訂閱,才會喜歡分享、評論和收藏。這些金礦埋在網路上多如海沙的大量內容中,並非隨手可得,需要curator來幫忙批沙撿金,需要有眼光curator來發現養成育成管理擁有販售這些優質內容,創造出新的營收。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8《數位時代》雜誌上。

延伸閱讀:
Two lessons from Pottermore: Direct sales and no DRM
Five models of content curation

延伸說明:
國外談到curation,多以從網路上找到更多content為主(如下圖或影片)。但我這篇文章的curation,還帶點incubation的味道,因為只靠整理外來content,畢竟不太夠。
Content Curation: how does it build value?
CC via Flickr by stefanomaggi



June 28, 2011

做簡報,不簡單

關鍵字隨手貼

五月底,去了一趟紐約,參加IDPF所舉辦的「2011電子書研討會」(IDPF Digital Book 2011)、美國書展(BEA)電子書專區(Digital Book Zone)及其他相關電子書研討會。為了推廣,做成心得報告分享,詳細內容請看此篇

做簡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滿滿心得,懶散書寫,怎麼分享?又,研討會場次多,或概念重複,或想法衝突,也有的東西老早就知道了,該怎麼辦?

這次回來就一邊看自己帶回來的東西(照片、文字資料)、一邊看當時的記錄(這次有買AudioNote來用)和推,一邊就用隨手貼寫下關鍵字,按分類排在辦公桌上。

AudioNote,ipad/iphone均可用,不錯用

排了一、兩天後,S同事看我桌上滿佈隨手貼,問我這是幹啥?(可惜當時忘了拍照!)我說,寫出差心得報告用!然後,其實辦公室裡是很難有一大段時間做投影片,星期四就只好把滿桌的隨手貼照次序黏好,帶了回家。

開始做投影片時,發現重新在家中桌上排出這些隨手貼,移來移去很麻煩,最後,只好請出X Mind(免費心智圖軟體),又把關鍵字一一填進,重新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一番。心智圖如下,分享給大家。



依據心智圖大綱,東弄西弄,自己拍的加上好朋友Y拍的(IDPF這次並未公布演講簡報),總合成簡報。簡報製作花我整整兩天,至少滿滿20小時以上,剛開始做時最痛苦,在FB上牢騷:


時間不夠多(是啦,寫稿、做簡報,時間永遠不夠多),簡報和心智圖其實也沒百分之百統合,內容若有疏忽,也請大家多指正:「2011國際電子書研討會暨美國書展」心得分享

June 24, 2011

「2011國際電子書研討會暨美國書展」心得分享

2011年5月23~24日,我以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副秘書長的身分,參加IDPF所舉辦的「2011電子書研討會」(IDPF Digital Book 2011),24~26日參觀美國書展(BEA)電子書專區(Digital Book Zone)以及聽了BEA的電子書相關研討會,將此次參訪心得製作成簡報,提供大家參考。 簡報內容文字說明如下:(本篇內容也同時刊於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的網站上。)
  • EPUB 3已然成為國際上認可的通用數位出版標準格式,此次於「2011電子書研討會」(IDPF Digital Book 2011)中公布EPUB 3標準,同時介紹其高度的互動性及多媒體功能,展示EPUB 3完全不輸App之互動和多媒體能力。請參考IDPF董事Liza Daly簡報Highly-Accessible Interactive EPUB)。EPUB3/Html5功能成熟與精進,表示活潑的數位出版不需以App為唯一方法,突破僅能在蘋果iOS平台或Google之Android平台上販售之迷思,內容商可直接以網路為平台,直接與消費者接觸且得到消費者個人喜好資料,免除平台商的從中抽成和切斷與消費者的直接聯繫。Financial Time 的web App就做了做好的示範。
  • EPUB 3既已成為業界標準,出版社的課題在於如何順利導入xml流程,產生EPUB及其他可運用的數位檔案。研討會上同時也呼籲業界應更注重B2B和B2C間的交換標準,諸如ONIX、ISBN、OPDS等標準之實踐、電子書metadata資料交換和電子書目錄交換,希望業界均能一致使用與共同推廣。
  • 此次EPUB3並未公布讀者下annotation之標準,同時IDEAlliance聯盟代表雜誌業者提出數位雜誌之標準與IDPF合作,將數位雜誌業者所提出的nextPub規格帶入EPUB,未來EPUB將以此二為近期目標,推出下一版的新標準。
  • 之前談匯流(convergence),多著重在網路或消費者端接收資訊的方式,此次美國書展研討會以內容匯流為主,表示紙本不死,只是新生而已。各種內容均將匯流,雜誌、書籍、遊戲在數位世界裡,界線逐漸模糊,新的電子書將創造出更多元複合的使用者經驗。同時美國出版界普遍認為,電子書/數位內容接觸到另一些原本紙本書籍原先不會碰觸到的消費者,不僅數位內容消費提昇,也帶動紙本書籍的販售。
  • 食譜書和旅遊書受到網路(部落格)影響,銷售下降很多,但是出版社推出整合度和互動度高的電子書,帶動食譜書和旅遊書之銷售。如寂寞星球旅遊書的銷售數字原本以兩位數的百分比不斷下滑中,推出數位版本後,不僅數位上有所斬獲,紙書也連帶銷售增加。推出電子書已是各出版社之必走之路,圖多、素材多的出版內容均會以App為方向,推出電子書。但受到內容匯流的影響,連羅曼史類型的小說也開始努力,依據文字內容,製作更多素材,推出影、音、動畫、互動極高的羅曼史電子書。而實體書籍則推陳出新,做出特色,強化電子書不可取代之方向。
  • 自助出版也是本次數位研討會的主要議題。人人均可靠著出版平台,個人也可變成一人出版社,開始出版發行自己的電子書。 加拿大電子書平台Kobo副總裁Michael Tamblyn表示,自助出版佔全球電子書市場7%之多。作家經紀人也開始順道轉型為出版者,甚至平台商也開始簽下受歡迎的電子書作者,發行紙本書。亞馬遜即為此代表,不僅有電子書,也開始發行亞馬遜紙本書,讓美國出版社倍感威脅。此次亞馬遜在會場有展覽攤位,展示其自助出版之服務,同時也展示亞馬遜紙書。還有一個展示攤位,僅有兩張椅子,其他什麼都沒有,每天不同時段安排不同作者來打書,充分表示其雲端服務之特性,一切都在網路上,這裡只要你來認識我們的作者,和我們作者簽名、合照而已。
  • 消費者如何發現某一本電子書之存在,是所有數位內容商的課題。實體書店之展示,仍是目前消費者發現新書的重要管道,這也是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表示其在實體書店提供免費無線上網之用心良苦:許多消費者在逛書店時,看到想買的書,會想要買電子版,就會用閱讀器搜尋,買下想買的電子書;來店特別內容或coupon。當然如果有消費者想紙本和電子版本一起買,在書店裡能立即提供相當之優惠,則更有吸引力,這是未來可以規劃的。
  • 如何更有效地行銷電子書,產業間積極討論:有沒有更好的線上工具,立即可以記錄、分析消費者的喜好和資料?所有MBA 101課程內會問的問題,內容業者都該自問做到了沒?如部落格、Facebook、 Twitter等基本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都要運用外,也可考慮推出book video/trailer來打書。另,運用好的演算法來推薦讀者買書,更是必要功能。
  • 蘋果iPad推出後,帶動Tablet之流行與銷售。但在美國,E-ink的電子書閱讀器並未過氣。美國書展期間,Kobo和邦諾書店相繼推出新一代E-ink黑白電子書閱讀器,價格各為130與139美元。根據Kobo副總裁Michael Tamblyn的說法,使用E-ink閱讀器的消費者喜愛看電子書,他們看得多,也買得多。E-ink閱讀器使用者平均購買力比一般消費者高出15%,購買次數高出49%,同時其顧客生命期更多出66-126%價值。
  • 消費者對電子書價格的感受度也在改變中。過去由亞馬遜主導一本電子書定價$9.99美元認知已改變,目前電子書價格落在兩大價格區間:$8至$10美元和$1.99至$2.99美元。前者以出版社在平台上大致價格為主,後者則為出版社的實驗區以及大半自助出版的定價。
  • 電子書之銷售量是典型的長尾(非常不平均),受歡迎的電子書很突出,其他各書則為非常細的尾巴。有些內容,即使在網路上有免費的內容,仍可以做成電子書或紙書販售。 美國紙本書籍多有精裝本、平裝本、大眾本三種價格。電子書價格仍與紙本精裝書維持不同價格,但電子書價格不會過低,以免影響紙書之販賣,出版社多半將電子書價格維持在至少和平裝本相同之價格。
  • 僅出版電子書的出版社也開始蔚為風行。一般出版社與作家的版稅分成約在25%,但僅出版電子書的新興出版社則與作家談到50%的版稅收入,以吸引作家簽約。
  • DRM的議題已不若以往熱門,IDPF總幹事Bill McCoy表示,若電子書業者逐漸改以用閱讀器以瀏覽/streaming的方式來消費/使用電子書,而非下載到機器上使用,則DRM議題將逐漸減少。另,蘋果iTunes提供完好的DRM和目前最佳化的閱讀經驗,也使出版社與之靠攏,形成若音樂產業般的自然壟斷現象,其他廠商也沒有機會。倡議各平台間之DRM仍可互行,則是IDPF未來努力的方向。
  • 根據BISG(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的調查,電子書強力消費者樣貌為:44歲女性,喜愛看羅曼史小說,每週至少買一本電子書,買書的花費超過以往,喜歡用Kindle類等專屬電子書閱讀器。調查報告也指出:
a.  電子書約佔11%書籍消費市場,從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間,紙書消費者表示下載電子書的比例從5%,增加到13%。 b.  女性是電子書的消費主力,佔66%;2009年時,女性僅佔49%而已。 c.  小說類為電子書之大宗,約佔58%;文學類小說、科幻小說、羅曼史小說,分別約各佔電子書市場之20%。 d.  強力消費者約佔電子書市場之18%,但他們的消費金額卻佔了61%的電子書市場。 e.  影響電子書銷量最大的因素在是否提供免費試閱本和低價。 f.  在美國使用電子書專屬閱讀器的消費者比例從2009年之1.9%增加到8.7%,約兩千萬人口;預估2012年將佔12%,約兩千八百萬人持有專屬閱讀器。
  • 在《Three Rs of Google eBooks: Reading, Regions and Retailing》研討會上,產品總監Scott Dougall表示,2010年底 正式推出的Google eBooks服務,特色為buy-once-read-everywhere,共有一千五百萬種電子書,其中有三萬種為免費的公版電子書。有七千家出版社參與,全球共有四萬個夥伴加入,利用此服務的使用者,共發現了四百萬本電子書,共二百五十萬人次下載安裝了Google eBooks app。使用者使用網站瀏覽器、手機、專屬電子書閱讀器和平板看Google eBooks,比例分別為25%、25%、20%、30%。電子書販售最高的三大城市分別為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美國一些獨立小書店經由ABA IndieCommerce Web系統與Google eBooks服務串接,並與QR code整合,書店生意維持平盤或漸至佳境。另Google eBooks正積極擴展,預計今年相繼會在100多個國家推出。更多Google Books的內容,可聆聽這場演講Seven Years of Google Books: The Next Chapter的音檔。
  • Google 未來是否提供Netflix-like電子書訂閱(rental)服務,並未在研討會中得到產品總監正式答覆,但其口氣聽來是極有可能的。歐萊禮媒體(O’Relly Media)數位部門副總裁Andrew Savikas表示電子書將逐漸遠離買斷(purchase-based )模式,而以使用(access-based)模式為主,一本書的真正價格到底是多少將會愈來愈不重要。在研討會上正好也看到24symbols之介紹,其使用(access-based)模式之營運分成模式可供業界參考。
  • 美國電子書市場裡的國際電子書成長很明顯。邦諾書店表示,西班牙文電子書今年有百分之百的成長。同時許多讀者痛恨區域版權(territorial rights),認為在數位/網路時代裡,理應沒有國界/區域問題。美國大出版社認為區域版權仍有其必要;歐萊禮媒體數位副總裁Andrew Savikas持不同看法,認為在電子書時代,區域版權將消失。
  • 美國圖書館界表示,由於Kindle、Nook、iPad之普遍,使用者對電子書的需求量增加。圖書館界認為僅有一家主要提供商(OverDrive)、許多重要出版社仍不願販售電子書到圖書館、應付使用者對電子書上的需求,是圖書館未來的重要挑戰。紐約長島50家圖書館所組成的Suffolk聯盟表示,過去18月以來在電子書上的花費已是過往的3倍。光是2011年剛開始的幾個月,購買電子書的預算就已達66%,但使用者仍覺得圖書館採購電子書的速度過慢。另,從圖書館提供商OverDrive的使用記錄看來,2010年的用量是2009年的兩倍,而2011年至今還未過半,使用量已超過2010年的總量。
  • 業界均很期待了解Kindle與OverDrive、美國圖書館合作的Kindle Lending詳細情形,但此次研討會與書展並未有更進一步之展示與說明。關於電子書之借閱,倒是邦諾書店的Nook Friends讓業界為之驚艷。Nook Friends是Nook閱讀器上的一個程式,讓Nooks使用者可以自組讀書俱樂部,同時彼此間還可互相借閱各自購買的電子書,也可看到朋友對其他電子書之評價(like or not),協助讀者判斷是否要購買此電子書。
  • 美國書展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者簽書。出版社會安排知名作者現場送書、簽名;展場也有很大區域安排為作者簽名區,讓參觀者可帶著自己購買的書給作者簽名,其場面浩大,令人驚奇。是以今年在電子書專區(Digital Book Zone),Autography開發出數位簽名方案,作家與粉絲合影後,整合簽名檔,送進粉絲的iPad、Kindle、Nook等電子書閱讀器。粉絲也可在Twitter或Facebook上分享。另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和Sony Reader閱讀器也都有作家數位簽名解決方案和功能。
  • 老牌圖書經銷商Baker & Taylor推出Blio數位方案,提供Win環境上的電子書閱讀程式,Dell和Toshiba筆電上,2011年秋季開始都會有內建的Blio電子書閱讀程式和電子書商店,方便使用者直接購買和閱讀電子書。同時也推出iOS/Android/webOS/windows phone閱讀程式和商店,讓使用者也可在各種手持裝置和平板上閱讀。
小小結論:
  • 數位出版/電子書產業變化快速,今年數位專區以App 廠商為大宗,提供整體數位解決方案的廠商也增加許多,不論是從作者端就開始的自助出版,原生就能產生數位檔案,還是舊書掃描(現場還有高解析度的掃描機台),到發行到電子書販售平台,到使用者的閱讀程式,social reading等各數位解決方案均一應俱全。甚至在使用者端出現作家簽名、跨平台整合電子書畫重點、筆記的解決方案,再再顯示電子書產業的興盛與逐漸成熟完備。
  • 從國外媒體的報導與趨勢看來, 不論是專屬的電子書閱讀器,還是電子書銷售金額,美國的電子書產業領先全球,獨領風騷。此次與美國電子書業者接觸後,了解他們認為閱讀器和平板的量僅佔10%,所以電子書的產值也最多僅能佔10%,發展還不夠快,業界仍須更努力。美國大型出版社的數位流程的轉型幾已完成,正期待以各式方法和營業模式,衝出更多數位內容/電子書之消費。雜誌、圖書、遊戲、音樂等數位內容匯流整合,讓book can play、game can read、music can watch...,混搭的內容世界,唯有靠著不斷實驗,才能找到數位內容真正的消費力量。
  • 不僅手持移動裝置、平板和閱讀器,這些後PC產品對應電子書需求,甚至連筆記型電腦等PC產品都開始內建電子書商城和閱讀程式,證明數位閱讀的需求已無所不在。
其他花絮:
  • 日本講談社社長野間省伸代表日本電子書籍出版社協會發表目前日本電子書的發展。
  • 知名作者Neal Stephenson親自談其作品數位化的想法、做法。
  • 展覽會場的Food court,到處都可看到拿著iPad或eReader的人,在介紹自家作品。
  • 「雲」是很多攤位的背景主題。
  • 書展會場有賣周邊衍生物製作廠商,也有眼鏡廠商。原來老花眼鏡是書店重要的配件!
  • 為作者服務的agent角色攤位不少。
  • HP、Xerox等print on demand的廠商也都有。
  • 美麗的大型紙本書。另外,iPad上知名的app The Elements,由於極受歡迎,也推出實體產品,紙書、卡片、一應俱全。
  • O'Relly攤位有很萌的日本漫畫書,內容都是很硬的學科,十分有趣。
  • 美國書展=送書大會,大家都帶著大皮箱來逛書展。
  • 看到一束鮮花,水果花。會場下午茶的水果。...一生一定要看的電影、會場大人型布偶...
  • 最後,就是走在紐約街頭,碰到幾家關門的Borders書店,唏噓!

June 21, 2011

ebook business = gamification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遊戲激勵生意



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裡,湯姆把得油漆30碼寬九尺高這麼大片柵欄的苦工,變成小朋友間欣羨的趣事,大家紛紛拿出寶貝玩意(玻璃珠、風箏...)和湯姆交換,以便也能當個油漆工。出賣工時的湯姆,渲染這工作有多棒,讓整片柵欄被油漆了三回。

這就是典型的遊戲激勵(gamification)。對書產業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對許多做小遊戲的廠商或做App的人來說,容易理解。強化使用者參與度,將遊戲產業慣用元素,發揮在網站、服務、社群、內容或行銷宣傳上,就是gamification。

分數、徽章、得分排行榜、等級等都是電玩遊戲裡最基本的手法,用來鼓動使用者繼續沉浸其中。電子書平台業者,目前以加拿大Kobo最擅此道。之前曾經介紹過,在Kobo電子書瀏覽程式中,若在晚間黃金檔時看書,會獲得一枚黃金檔徽章,獎勵讀者捨電視就電子書的行為。

沒想到Kobo徽章獎賞制度開始奏效,有網友因為這些徽章,移轉陣地,跑到Kobo平台上買電子書、看電子書。原本在Kobo平台上的三百多萬使用者,也因為這些徽章,而多看一些電子書,多買電子書。在無處不遊戲的時代,或者說,在這個只認遊戲的世代裡,電子書業者只能向遊戲業者取經,運用gamification來帶動買氣、建立社群、增加讀者忠誠度。

別以為gamification就只是遊戲裡徽章、分數,那些獎賞小伎倆,事實上,看得見的獎賞只是其一,是表象。用遊戲激勵一詞,最主要想強調的,就是對使用者的激勵與鼓勵。無形而內在的激勵,才是電子書業者要學的,而且運用廣泛,例如讀者購買電子書後的確認訊息,又如UI設計,小到閱讀程式頁面上頁碼呈現。

電子書內容到底還有多少,很難看出來(紙本書端從厚度就可判斷),設計得好的閱讀程式,在閱讀頁上就可看出還有多少內容:蘋果iBook利用點點點與數字顯示、Kobo閱讀頁最下面有一條溫度計般的顯示軸,粉紅色代表已閱讀、Amazon Kindle頁面上有顯示軸和已閱讀多少的百分比。這些設計清楚地讓讀者知道讀到哪兒,以激勵讀者「你快讀完了」,或鼓勵讀者「還剩多少,趕緊快快讀下去」。

購買電子書後對讀者所發出的確認訊息,是否會讓讀者想回到線上再購買?說明內容是否值得信任?閱讀後喜歡與否?發表怎樣的分享(圖片還是文字感想?勳章還是封面還是畫線)...這些情感的表達,都是電子書店需學習和經營的。

Gamification玩的是讓讀者在電子書商店裡的情感投入,讓到電子書店既有趣味又有意義,覺得有參與度,又有滿足感,覺得有學習,又有歸屬感。享受一種隨著時光芢苒而能飽嘗的愉悅體驗,是一種能讓初生之犢逐漸成為某知識的大師,既接受別人指導與協助,也可引導別人的過程。很抽象?是的,我們該向遊戲業者學習的,還很多呢!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7《數位時代》雜誌上。

本文緣起:
有天晚上,聽IT conversations Podcast,Beyond Gamification: 7 Core Concepts to Create Compelling Products,聽得不是很懂,但覺得很有意思,第二天高鐵上重聽,到了辦公室後,就到原網站看資料,然後發現在YouTube裡,這場O'Reilly 所辦的Web 2.0演講,還有影片版(文首所貼的影片),又看了一遍,這樣又看到了演講者Amy Jo Kim的簡報和演講風采。對應到電子書/數位出版產業,我想了幾天,寫下這篇文字。

搜尋gamification一詞,也才了解,原來這個字,在2010年10月以前根本沒人提,如今則是天天有人想知道什麼是gamification,還有針對gamification所寫的書,所辦的高峰論壇

Gamification要怎麼翻譯?遊戲行銷?遊戲化?最後我用遊戲激勵,主要因為gamification所討論的都是一種激勵/鼓勵使用者繼續投入的方法,所以自己就這麼寫了。

延伸連結:
Gamification has issues, but they aren't the ones everyone focuses on
Kobo’s summer reading challenge: read books, help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Update (2011.07.20): 按照Google doc的時間,post出此文。正好也補充一下,Google News前兩天也玩起徽章,也走起gamification風。然後看到這個Fun is the Future: Mastering Gamification影片,應該是Google內部的演講課程,覺得值得推薦大家看看。此影片下方有觀看趨勢圖,gamification直線飆升中。

May 23, 2011


ebook business = passion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熱血生意

Photo Credit: CC via Flickr By pursuethepassion

對雜誌編輯來說,製作電子雜誌,重新燃起對讀者傳遞的訊息熱情與初衷。若這股熱情與耐心沒有起來,也許就是該離開的時候。

四月底《儂儂》(Bella)雜誌在蘋果iPad App Store登場,旋即登上該類產品排行榜冠軍。不久網路上也出現不少相關文章,有大推其酷炫好玩,也有號稱傳統閱讀已死,更有嚴謹的部落客找了七位使用者,仔細觀察使用者使用狀況,寫下專業評論報告。

數位雜誌走入紙雜誌大小的平板載體,製作上需要因應iPad硬體和iOS執行環境互動特性來考量,業者才剛起步。目前擁有iPad的一般消費者和專業評測者,多數算是科技先行者,或讚新穎或批介面或互動設計不到位,都有其道理。

然而從雜誌工作者,也就是所謂編輯的角度來看,撇開與程式工程師和互動設計師溝通,能推出這樣的數位雜誌,且若要繼續順利正常發行,可說是一場工作革命

這場工作革命,考驗所有紙編輯對數位世界的了解,軟、硬體,介面、互動與讀者想要什麼,通通都需設想,而時間呢?週刊只有一週的製作時間,月刊也僅有一個月。在紙本還要做,數位不能少的情況下,編輯承受非常大壓力。

拿這次《儂儂》App裡 1 item x 5 styles單元來說,互動設計上等同紙娃娃功能,程式人員只需開發一個模組。美術上每次表現的圖(紙娃娃人形)可不同,所以每次需重新設計人形版型。但表現的創意和之後要拍的照片(使用者挑服裝,套上人形)就隨著選項不同增加很多,這次有4 x 4 x 4,共需拍攝64張圖。拍這64張圖時,每次換裝後的髮型、化妝、燈光和姿勢之保持與呈現都需維持一致。這樣的拍攝工作,流程繁複,需找到最佳化的工作方式,才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幾乎所有雜誌都正在歷經這場工作流程改造革命,編輯們面臨紙本和數位雜誌所帶來的雙重壓力與工作量。無法想像數位讀者的需求,就無法設計對的數位雜誌,在一次又一次製作和測試之後,許多編輯無法承受壓力和工作量,紛紛離開出版業。但也有編輯經由一次又一次的 App上架,從讀者反應得到改進心得和觸發新的想法,於是當另一次新雜誌App又要重新設計與推出時,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採編方式。

「原本一成不變的編輯,因為加入了數位出版,而有了改變,感覺編輯好像又活過來了。」參與《男人幫》、《一手車訊》、《Option改裝車訊》雜誌App製作的我愛傳媒黃智仁協理如是表示。

黃智仁說,現在編輯製作數位雜誌時,編輯開始會想我該怎麼做,才會吸引讀者看得更久一點。第一刊的教育訓練與溝通,非常辛苦,但轉過來後,發現其實數位出版僅增加15至20%的成本,就可同時做好紙本和數位版本。經過半年嘗試後,編輯現在很重視圖文比例,圖一定要拍得夠多組,甚至編輯現在還會主動提出,要工程師做什麼樣的效果。影片也是編輯自己想腳本、自己配音,因為那些原本在紙本上只能寫成文字的雜誌內容,現在編在影片裡,讓數位版的文字減少,影片變得更有料,讀者更想看。

許多編輯現在很興奮,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做什麼,要怎麼做,數位雜誌才會好看好讀、值得看值得讀,重新燃起當年入行的熱情與初衷。當然,不是所有的編輯都能適應新的數位出版流程,唯有對該雜誌有強烈認同,想要與讀者熱切溝通的,才會在雙重苦痛中繼續學習與賣力工作,並甘之如飴。

延伸連結:
Mr./Ms. Days:儂儂 (Bella) iPad 電子互動雜誌 Review
延伸欣賞: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6《數位時代》雜誌上。

May 18, 2011

簡報分享:數位雜誌的發展趨勢


三月底突然一通電話,要我幫忙出席一家女性雜誌社的月會,分享數位出版的發展趨勢。無法推拒的情形下,清明節連假的日子,掃完墓後,就只好乖乖在家做投影片。有些想介紹的app,沒有影片可用,還出動女兒幫我錄下我的操作畫面,真是有累到。唉,我也不是什麼趨勢專家,只能說是個傻笨的研究者,最後,就把之前了解的,綜合歸納成五個大方向:

1)screen reading: 螢幕閱讀。以ebook的歷史,帶出Kindle,帶出類iPad的現象,帶出雜誌內容app化的潮流。國外就連公司年報(如GE),都走向app。這裡的重點在紙本到螢幕,多了互動性使用者介面的思考。

2)social reading: 社交閱讀。social一字實在很難用中文說清楚。反正就是交朋友、愛分享。以前一個人默默讀,現在愛分享,推或FB,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閱讀...舉了三個案例。有點多,很難簡單帶過...請看簡報想像。

3)My Reading: 我的雜誌,我的決定。主要以Flipboard和Zite為主,介紹以使用者為主的自動編排類雜誌的呈現。區分Flipboard和Zite之不同。Flipboard是使用者自己的推、FB、RSS重新編排呈現;而Zite則是演算使用者的推和RSS,以使用者有可能有興趣的內容來自動編排呈現。

4)engaged: 深度參與和電子商務。介紹兩個美國紙本雜誌所推出的app,並非以紙本內容為主,而是發展全新模式,內容有可能是共用的圖片資料,但呈現方式和運作完全不同。EW's Must List從Entertainment Weekly雜誌而來,主題、色系呈現和雜誌、網站都有一致的品牌形象,但app還連結到Amazon或iTunes,做到電子商務。The Cut in the Runway 從New York雜誌而來。New York雜誌紙本也有雜誌app,紙本訂戶可以免費看,而the Cut則是以各種設計師的圖片為主,有著非常棒的分類,同時使用者可以評鑑(rate)設計師的作品,也有%可比對自己和其他人的品味是否有雷同處。兩個app都是從雜誌團隊而來,卻脫離電子雜誌的刻板範疇,做到不一定要以紙本出版週期為單位,即時提供使用者最新資料,也做到電子商務服務和希望使用者深度參與來改變內容樣貌。

5)useful tool: 有用。主要是說,如果電子雜誌只在翻翻圖和看影片,而不能提供使用者任何有用的幫助,似乎重要性不夠。以大學指南類的參考雜誌為例,數位化後的內容,除了檢索和閱讀一目了然的方便外,還有比較功能、書籤功能、該寄申請函的提醒功能和面試時要去大學的地圖導覽功能。

總結就是,雜誌數位化後,不是只有翻頁電子雜誌,或版型相同只是圖片變成可切換組圖或變成可看的影片。記得當年編雜誌時,總編輯總是念茲在茲地說,「雜誌是一種意識型態。」生產數位雜誌時,採編根據雜誌定位(意識型態)製作圖、文、影、音,設計主題和單元,推出即時、有用和有趣的內容,也許可以以這五大方向來思考,給自己的數位產品打打分數(如果一項20分),看看是否做出螢幕世代(screen generation)想要的數位雜誌。

簡報分享:數位閱讀、百年千書和圖書館


上週到淡江大學圖書館分享「數位內容何處來:百年千書計畫」。由於考慮到學生,演講時間也有90分鐘,於是在談百年千書前,又加上數位閱讀概況,好解釋為什麼百年千書要走EPUB、OPDS,同時也談了一下Google Books,問題主要卡在哪兒?

簡報內容,大致區分如下:
1)一開始,不免要介紹我目前工作的單位,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2)數位閱讀/電子書產業概況:整個電子書產業生態系介紹,上中下游關係和目前國外、國內的作法。

3)什麼是百年千書?起心動念之原因、大致作法、系統畫面等。

4)百年千書著作權問題。這部份主要談公共版權判斷、不明著作申請方法,同時分析一下Google Books來龍去脈。在判斷公共版權上,我們沒有一個著作權登記中心,也沒有作者、譯者、設計者的出生年月可查,幸好(搥心肝)還有維基百科,只好一個個作者一筆一筆地在維基百科上查,也不知道對不對,只能這樣。

5)百年千書電子檔之製作。談百年千書epub檔案的製作,甘苦談多餘實務。實務就是用Sigil做勞力密集的苦工。很難OCR辨識的,多半都重新打字,但製作上比較痛苦的是註、注釋、譯註,以前的書註的方式很多(上註,夾在字間排雙行小字...),做成epub該怎麼辦呢?

6)思考未來的電子圖書館。最主要,最近聯盟在處理圖書館採購電子書的通則,碰到瓶頸,還沒有好的方案和邏輯。我只好建議圖書館在採購繁體中文電子書上,可以不用太急,許多出版社都在做,在努力說服作者授權。目前作者授權從10%逐漸已達30%,同意授權之後,才開始有電子書可做可賣,量還沒那麼多,圖書館要大量買電子書,真的還不容易。倒是台灣的圖書館可以學學歐洲或美國其他圖書館,從自身做起,將館內的公共版權紙書做成電子書,或將過去數位典藏計畫中的數位檔案優先轉成可閱讀的電子文字檔,而非僅有PDF或Flash檔。另外,也提醒圖書館除了在閱讀環境的轉型外,也可做服務上的轉型,如當Apps的reviewers,以前圖書館推薦什麼什麼書,現在圖書館可以推薦什麼什麼好的互動電子書Apps、資料庫或電子書。

好吧,就先這樣,實在沒時間寫太多,對百年千書和Google Books有點興趣的人,看看吧。
嗯,簡報裡,有幾張圖,是文彥提的,謝謝他囉。

延伸閱讀:
看見古書,Google Book Search
Google開始提供雲端書櫃

April 18, 2011

ebook business = discoverability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發現生意

Photo Credit: CC via Flickr By kattebelletje

二十年前,得不時地去逛逛書店,因為只有靠著書店裡陳列的書,看著書封,拾起、翻讀,才知道有什麼好買,要買什麼。買了書後,又靠著最後幾頁,列著這家出版社還出版什麼,又回頭到書店裡去找書。

後來,靠著參加讀書俱樂部,每月固定收到出版社寄來型錄,依型錄上的介紹文來買書。接著,網路書店來了,成為會員之後,靠著每週一信的電子報,提醒著什麼什麼又出刊了,什麼什麼可買...。

2011年,台灣已然算是進入電子書時代第二年,但讀者仍喊著,沒有電子書好買或沒有電子書可看。台灣目前的電子書商城雖還不能做到讓消費者一進電子書商城,就有像走進誠品書店的澎湃充實感,但老實說,各家電子書商城裡少說也有好幾千本書,週週也有新書,但就是沒人知道又出了什麼新書?哪些又可能會是自己有興趣的?

線上世界最容易的就是搜尋,但不知有什麼作者會出?又不知道書名?怎麼搜?邦諾書店副總裁Marc Parrish表示,目前美國百分之三十的讀者,仍靠著實體書店的陳列,再到線上買電子書。這有兩層意義,一,實體世界大賣的書,電子書也很賣;二,現今線上讀者的買書範圍較窄,傾向只買自己認識的作者、喜愛的類型,或靠朋友推薦買書。

這也意味,電子書城顯示書籍的缺憾。以前我們總認為實體書店空間有限,線上世界無垠大,但我們現在才知道,除非第一頁推的新書,正好符合讀者興趣,不然很少有讀者會連按幾個下一頁,找到自己想看的書。

此外,電子書城僅能呈現一個小小書「封」,讓原本實體世界裡大小長方厚度不一的立體書冊,看來制式化相似。蘋果App世界裡,問題同樣嚴重。童書繪本可以大到60公分x35公分,但變成App之後,封面就是個小正方形,頁面大小最大也不過就iPad大。

於是電子書城只能想盡方式提供各種排行榜,創造各種名目,如嚴選推薦、本週免費、本週低於xx元、本週之星、網友發燒熱門...,期待能讓讀者在一個點選、幾秒之內,看到可能的最愛,進而下載。

電子書「封」肩負行銷重任,紙書封面不見得適合電子版,絕對要用小圖檢視,調整修正才可上:字體要夠大且清楚、字型不超過兩種以上、避免用便宜的插圖、顏色也不可用漸層...。

在小小電子書「封」上爭豔鬥奇之外,書籍資料(metadata)才是未來電子書被發現的重點。書籍資料以前聊備一格,拿來申請ISBN或圖書館、線上書城交換資料用。電子書時代,當消費者不知關鍵字時,系統推薦演算法就要派上用場。對的關鍵字放在metadata之內,未來才有可能與不熟的讀者相遇,做起長尾生意。

不要說電子書生意還沒起來,是我們還沒找到對的方法,讓消費者發現想看的電子書。

延伸連結:
As E-book Sales Explode, Consumption Patterns Change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5《數位時代》雜誌上。

March 31, 2011

電子書格式

電子書檔案格式 by sophiepa
電子書檔案格式, a photo by sophiepa on Flickr.
因為正在做投影片,
懶得在在Keynote裡拉框框加打字,
就把冰箱裡的雞蛋拿出來,
在上面寫寫字,
用iPhone4拍下來,
一張投影片,完成!

March 20, 2011

ebook business = copyright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作者授權生意

cc via Flickr By Mikelo

當然,若沒有作者的授權,哪還有電子書的生意呢?問題是,如果你找不到作者授權,這電子書還是要做,該怎麼辦?「百年千書」就遭遇了這個問題。

「百年千書」是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發起的電子書計畫,邀請九位選書委員挑選1840年到1990年間的經典好書。期待將這一百五十年間,曾經影響過台灣社會,且還值得珍藏、閱讀的書,因應現代科技,以電子書的型態呈現在數位住民(不論是原生住民還是數位移民)眼前。

網路雖是1960年代的產物,但直至1995年才比較商業化,目前網路上可搜尋到的文字均以1990年代以後所產生的為主。不少志工跟隨古騰堡計畫腳步,將經典古籍如老子道德經、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製作成電子書。但比較近代的作品,1990年以前的,網路上均遍尋不著。

沒有繁中電子書可看?最大原因在於沒有電子書之授權。作者不授權,就是沒有。那麼公共版權的書呢?到底哪些書,已進入公共版權?並沒有資料庫可查。依現階段著作權法,作者過世五十年後,其作品屬公共版權,只要找得到紙書,就可做成電子書。

但,怎麼知道作者已過世五十年?目前也沒有任何資料庫,可以查出作者逝世之年。唯一感到慶幸的是,還好有維基百科。有些知名的作者,在維基百科中有條目,據此判斷是否為公版書。

如果是翻譯書,也得先知道這本書的原作是否已在該國進入公共版權。對於作者去世後,著作權之延續年限,各國不一,七十年至五十年不等,需仔細查詢。查詢方式,同樣的,還是先問維基百科。若原作不是公版,需先得到原作之授權,才能製作電子書,這是「百年千書」的另一困難。

若原文已是公版,接著判斷譯文是否為公版?若非,也是要找到譯者授權。此外,法人為著作人的作品,著作權存續至公開發表後五十年。總之,只要非公版書,都要拿到授權,才能製作電子書。

就是有些作者或譯者無法取得聯繫,去世之後的代理人也不知在何處?這些書簡稱為不明著作(孤兒作品)。依文創法子法「著作財產權人不明著作利用之許可授權及使用報酬辦法」,只要「盡一切努力」尋找著作權人和代理人,經向智財局說明、查證、申請許可後,提存一定的使用報酬,就可製成電子書。

盡一切努力有點難定義。至原出版社查詢,發文到出版公、協會請求協助,在報紙上或網路上刊登協尋資料等,也許可算是「盡一切努力」。但突然又發現一個大難題,申請不明著作之使用,需一本一本來申請,一本書之申請費用為新台幣五千元。

版權清理後,「百年千書」裡大概至少有三百本孤兒作品吧,呵,這計畫突然又需要再找一百五十萬的經費,才能執行完這「盡一切努力」之步驟!

延伸連結:
List of countries' copyright length
申請著作財產權人不明著作利用許可(辦法、須知、申請書、收費準則四檔案可下載)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4《數位時代》雜誌上。

March 8, 2011

讀者,自力救濟

圖片來源:eBook pricing

今天又看到美國讀者在抱怨電子書的價格比平裝紙本書貴的訊息!底下的回應已經超過300條了。比較道德的讀者說,「我可不可買紙本書,然後到盜版網站下載電子檔回來看呢?」

前陣子,老朋友打電話來說,「嘿,趕時髦,我買了台iPad,但找不到想要看的電子書。」我問,「中華電哈密和遠傳e書城都去看了?」他說,「那些都要付費,而且看了老半天,也沒找到真的想看的。」

老朋友都這樣說了,我只好和他說,「那,你先到百年千書網站試看看,現正在推廣,有幾本電子書可以下載,你先看看,看看你到底可不可能在iPad上看完一本書?」

真的,這幾乎是真實的對話,除了我沒寫出來,老朋友電話打來,是嘲笑我在雜誌上的照片,眼角餘紋過多,讓他驚駭不已...。

美國的讀者說到底,還有想看的電子書可看,出版社的電子書從均一價9.99美元,漲價來到12.99美元,致使讀者抱怨多多,當然也促成許多自助出版作者(書價2.99到4.99美元)得到更多的銷量。(關於電子書價格,請看這篇:電子書生意=價格戰生意,附贈簡報。)

台灣的讀者,比較傷腦筋,三大電信營運商的電子書平台,正與EP同步的出版社努力,盡可能推出更多的電子書。電子書是已經有上萬冊了,但還是不能滿足讀者,我的朋友還是抱怨,要看的書,就是沒有。(啊,啊,我自己也有沮喪過。參考這篇。)

說真的,如果,作者寫完了,即便是用Word打(別人代打的)、部落格寫的,都有了電子檔,要製作成電子書,幾個clicks之遙。說工作流程改造也說兩年了,那為什麼電子書的量還是不夠多呢?沒有電子版權是其一,覺得電子書不會賣,就不推,是其二。

如果出版社沒有,讀者就只好自力救濟。不是上盜版網站下載,就是自己掃描。自己掃描或打字的,反正做好了,就來分享吧,就傳上盜版網站。所以,如果出版社不推電子書的,盜版網站多半會有。

總之,天底下就是有人會幫忙做出來。本來可以讓讀者正正當當地買的,但這沒有,那也沒有,就逼得焦急的讀者走上黑暗世界。

黑暗世界也不是不麻煩,除了年輕數位原住民有時間搜尋、研究,我們這種老人,就只好真正的自力救濟。二月時,看到日本推出「一本一百元,掃描送到家」的BookScan服務,真是好生欣羨。望著書房的一堆書,台灣是否也有人會因應建國一百年,推「一書百元」的掃描大優惠服務呢?


(請一定要看完這兩分鐘的影片)

在我的視線範圍內,推友工頭堅@kenworker,當是讀者自力救濟之典範。看到他在推特上持續公布,買了台快速掃瞄機、尋找好的裁刀,自訴拆書、掃描是最佳娛樂,將藏書和雜誌送進iPad,心中萬分感慨!

圖片來源:工頭堅推文截圖

不管是哪種自力救濟,產生出來的電子書檔案,都可能會變成零元經濟或群眾外包圖書館的基礎內容。你覺得量大不大?應該是夠大的,因為是有人要看,就有人做,所以都是一時之選唄!

延伸閱讀:
石墨工房:小觀念、大突破的「BookScan」
關於日本BookScan,service這頁一定要看

February 20, 2011

ebook business = on demand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即時滿足生意

圖書館裡,等待上架,再次被借出的紙本書
Photo credit: CC via Flickr By CharNewcomb

任何電子書平台,都應這樣,只要消費者想看,就可立即下載。立時可看,即時可擁有,這是電子書服務的最大特性。

使用Google,搜尋結果列表上小字寫著,約有多少項結果,時間共花多少秒。通常時間都短暫得只有零點幾秒,為什麼還要標示?只說明了一個關鍵,即時。任何服務都要立即,消費者要的時候,就要快速提供。

在讀者和內容提供者間,圖書館也是電子書的平台之一。讀者可經由圖書館,借電子書到自己的載具。雖然載具目前仍以PC為主,未來將擴大到手機或Pad類閱讀器。

目前國內圖書館的模式是,一電子書,購買三「本」。設定同一時間,只能有三個讀者出借,每位可借兩星期。讀者閱畢歸還後,檔案就從讀者載具上消失。或兩個星期到了,電子書會自動消失,等同歸還。若電子書已借出,第四個想借的人,就排隊,等有人歸還,才可借。

圖書館表示,內容提供者可把圖書館當成行銷平台,在排隊的電子書頁面上做廣告連結,若讀者不耐等候,可點選連結,直接連到商業電子書城,買下該電子書。保證電子書如紙書般有借期和還期,還幫忙做行銷,圖書館認為絕不會影響商業電子書的市場行情。

看似皆大歡喜,但若從即時擁有的概念來看,這樣的電子書服務很怪奇,硬是把紙本書的模式套到電子書上,卻完全忽略讀者要什麼和電子書真正的特性!

電子書不過就是個電子檔案,放在雲端伺服器內,隨時可複製和下載。只要有人想看,點選,就應立即可享受。亞馬遜2007年推出Kindle,成功原因不在硬體,在於雲端服務之無線串連,也是創辦人貝左斯最愛強調的,「無論何時何地,消費者只要六十秒內就可看到書。」

六十秒之內的等待,是消費者的忍受極限,不然就會開始抱怨,對一本書的興致也會馬上失去。試想讀者已花了一番氣力,在圖書館平台上找到一本想看的書,點下去發現無書可借,卻提供廣告,點選連結就可買到,請問讀者以後還要到圖書館平台嗎?

為什麼圖書館不能提供真正的雲端服務?在於圖書館希望如紙書般以買斷方式用「公閱價」價格買下一定數量的電子書。所謂公閱價,是相對影視作品公開播映的商業模式,而有了電子書公閱價。但看電子書,無論用PC,還是用閱讀器,都是個人的即時需求,是一種 on demand的行為,怎會用遊覽車公共場合的公開播映來類比?

現在電子書與作者的拆帳方式以讀者的下載次數為主,並非以賣幾「本」給平台,讓讀者自由看為模式。若平台商不能和作者說清楚下載多少次,有多少讀者在看,作者也不願意授權電子書給平台商。圖書館也是平台商,若不能跳脫紙書式的電子書採購和服務,不但找不到好內容,也無法真正服務到讀者的立時需求。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3《數位時代》雜誌上。

Update 1(2011.03.07):
基於共識,通常我都是等《數位時代》刊登至少一個月後,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才會把文章在部落格中露出。基本上貼出的文章,就是交稿的文章,也是當下寫好的文,和數位時代上可能有一點點不同,原因是紙本有字數限制,排版後可能會有些小小刪減。其實我一直很希望能EP同步,甚至是當我寫好就刊出(E先於P),不過有時候很忙,一個月過了,也忘記貼。這次比較早露出,完全是因為Inside刊登了一篇〈由電子書借閱的本質,論「On demand business」的應用與否〉。此文一開頭便說是因為我的文章而來,但又很多人沒看到我寫的文,而好像有了誤解。總之,以後我會勤快點,刊登後就來貼文。

想補充的是,我從來沒有反圖書館,提出on demand的觀點,完全是基於一個想法,那就是新時代有了新的需求,要有新的服務方式。邊鄉和弱勢族群反而更需要有on demand的電子書服務,而非長久等待。目前籠統的採購價格,讓出版社無法和作者溝通版稅,所以出版社沒有電子書可賣,這是現階段圖書館採購不到繁體中文電子書的原因。圖書館採購電子書,波折不斷,我的想法是,請不要再用紙書的出借思維來想。但什麼是最好的方法,我真的沒有答案。

美書商HarperCollins在3月1日時,刊登了一篇Open Letter to Librarians文章,提了「一份電子書使用26次後,需再購買一次;買一次的價格低於紙本80%或更多」的建議,希望大家根據此建議來共同商討。不久,國外媒體紛紛報導此文,也看到美圖書館員因此而串連杯葛HarperCollins,不僅杯葛其電子書,連HarperCollins的紙本採購也一併杯葛。(關於HarperCollins,這家1817年就誕生的老字號出版社,謹慎而正派,從馬克吐溫到馬丁路德...,請參考。)

看到此杯葛事件,很難過。HarperCollins說了,這是一個建議,希望大家來討論,卻招來杯葛?圖書館員以網路串連,說杯葛就杯葛,但圖書館員可問過他們服務的對象?採購預算的運用,可以如此personal?

此一事件的報導,在美國圖書館和電子書業滾滾沸沸,完全沒有定論。事實上,2010年時,台灣數位出版聯盟也和圖書館界開會討論過電子書採購的問題(簡報10/16),會中同樣沒有結論。今年,這個議題仍將繼續。之前雖然沒有結論,但我認為有討論、有溝通,總是好的。

我期待的是,不互相詆毀,各自站在對方的位置來想,同時站在數位特性來想、站在讀者的位置來想、站在科技使用的可能性來想,也站在繁中文化的延續性來想。圖書館法規/評鑑需應數位的特性來改,採購金額和方式也應具此有調整,服務方法也需有轉變。格局是往前看,往大方向的創新變革走,而非拘泥已知的模式。

Update 2(2011.03.07):
文彥這篇〈群眾外包的電子書圖書館〉,他的群眾外包電子圖書館,加入的人越多,根本就會變成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圖書館。這就是我說的,年輕人的創新想法。

另外,今天在高鐵上用iphone看了一篇〈Well done, HarperCollins: Librarians must change old thinking〉,看得入神,差點過站沒下,也推薦給大家。

Update 3(2011.03.09):
英國衛報上一篇〈Ebooks: durability is a feature, not a bug〉副標是HarperCollins' attempt to ensure ebooks in libraries can only be loaned out 26 times is indefensible。indefensible,好字,為什麼是26次,不是52次?這真的值得討論!

January 23, 2011


ebook business = primetime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黃金檔生意


即使電視節目有一百多個頻道可選,遙控器按來按去似乎總選不到想看的內容。這時候,泡杯茶,拿起閱讀器,看電子書,可能更自在快樂!

幾天前,我在試用好幾次Kobo iPad閱讀程式之後,突然注意到,我的閱讀獎賞記錄裡,多了一個咖啡色徽章。徽章裡是台電視,電視螢幕灰灰花花無影像。點選徽章,像翻翻樂般,徽章翻了個面,放大的圓圈,顯現兩行字:「你的電視感覺很寂寞哩!你在晚上八點到十點的黃金檔時間,讀過五次電子書了!恭喜你百分之百完成!」

當然,我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黃金檔(Primetime)徽章可得,不過就是真的覺得電視節目沒啥好看,上了一天班,還要坐在書桌前上網,挺累的,於是,就捧起iPad,閱讀起電子書。

目前數位閱讀的載具以PC和智慧型手機最為普遍。除非是工作需要,得一邊查資料一邊看電子書,或是當下沒有任何其他載具可選擇,不然PC上看電子書,一直未受重視。而手機閱讀,則可明顯看出使用者的習性。

一份數位閱讀報告顯示,清晨六點的早餐時間、九點左右的通勤時間、下午五到六點的下班時間,以及晚上八點到十的黃金檔時間,iPhone使用者都有著相當明顯的閱讀高峰。手機閱讀以移動時段為多,或落在辦事的破碎時間縫隙,這些時段拿出電腦很麻煩,掏出口袋裡的手機,拼個幾個段落文章,很是方便。

比對iPad使用者的閱讀記錄,則發現在晚間八到十點,有個超超高峰。清晨6點左右則是個小高峰。觀察PC使用者的數位閱讀記錄,那些沒有iPad的使用者,在晚間黃金檔時間裡,數位閱讀的量也很驚人。

 

對應這份研究資料,赫然發現,哈,我也不是什麼怪人,晚餐後、做完雜事的睡前時光,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在看電子書,看自己所選擇的數位內容,而不是看電視,看著別人安排的節目。

很多人都說iPad的出現(或電子書閱讀器的出現),改變了紙本書,改變了報章雜誌產業,事實上,影響的豈止是紙本,電視等媒體消費習慣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電視機的最大競爭者,是各式各樣的多功能個人平板。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更佳的展示面板,更佳的閱讀(消費內容)介面、更適合移動的重量和電力,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遠離大眾化的電視節目,轉而選擇個人化的數位內容消費。這現象發生在客廳、臥房,家中任何舒適悠閒的場所。

電視黃金檔不再,共同觀賞某齣連續劇或某談話節目的社會集體行動消失,但是,確定的是,個人黃金檔時間出現,拿著閱讀器(平板)找一個舒適的角落,讀完一本小說正流行。

延伸閱讀:
Read it later數位閱讀趨勢分析報告:Is Mobile Affecting When We Read?
Kobo: Build Your Reading Life with Kobo!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2《數位時代》雜誌上。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