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3, 2011


ebook business = passion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熱血生意

Photo Credit: CC via Flickr By pursuethepassion

對雜誌編輯來說,製作電子雜誌,重新燃起對讀者傳遞的訊息熱情與初衷。若這股熱情與耐心沒有起來,也許就是該離開的時候。

四月底《儂儂》(Bella)雜誌在蘋果iPad App Store登場,旋即登上該類產品排行榜冠軍。不久網路上也出現不少相關文章,有大推其酷炫好玩,也有號稱傳統閱讀已死,更有嚴謹的部落客找了七位使用者,仔細觀察使用者使用狀況,寫下專業評論報告。

數位雜誌走入紙雜誌大小的平板載體,製作上需要因應iPad硬體和iOS執行環境互動特性來考量,業者才剛起步。目前擁有iPad的一般消費者和專業評測者,多數算是科技先行者,或讚新穎或批介面或互動設計不到位,都有其道理。

然而從雜誌工作者,也就是所謂編輯的角度來看,撇開與程式工程師和互動設計師溝通,能推出這樣的數位雜誌,且若要繼續順利正常發行,可說是一場工作革命

這場工作革命,考驗所有紙編輯對數位世界的了解,軟、硬體,介面、互動與讀者想要什麼,通通都需設想,而時間呢?週刊只有一週的製作時間,月刊也僅有一個月。在紙本還要做,數位不能少的情況下,編輯承受非常大壓力。

拿這次《儂儂》App裡 1 item x 5 styles單元來說,互動設計上等同紙娃娃功能,程式人員只需開發一個模組。美術上每次表現的圖(紙娃娃人形)可不同,所以每次需重新設計人形版型。但表現的創意和之後要拍的照片(使用者挑服裝,套上人形)就隨著選項不同增加很多,這次有4 x 4 x 4,共需拍攝64張圖。拍這64張圖時,每次換裝後的髮型、化妝、燈光和姿勢之保持與呈現都需維持一致。這樣的拍攝工作,流程繁複,需找到最佳化的工作方式,才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幾乎所有雜誌都正在歷經這場工作流程改造革命,編輯們面臨紙本和數位雜誌所帶來的雙重壓力與工作量。無法想像數位讀者的需求,就無法設計對的數位雜誌,在一次又一次製作和測試之後,許多編輯無法承受壓力和工作量,紛紛離開出版業。但也有編輯經由一次又一次的 App上架,從讀者反應得到改進心得和觸發新的想法,於是當另一次新雜誌App又要重新設計與推出時,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採編方式。

「原本一成不變的編輯,因為加入了數位出版,而有了改變,感覺編輯好像又活過來了。」參與《男人幫》、《一手車訊》、《Option改裝車訊》雜誌App製作的我愛傳媒黃智仁協理如是表示。

黃智仁說,現在編輯製作數位雜誌時,編輯開始會想我該怎麼做,才會吸引讀者看得更久一點。第一刊的教育訓練與溝通,非常辛苦,但轉過來後,發現其實數位出版僅增加15至20%的成本,就可同時做好紙本和數位版本。經過半年嘗試後,編輯現在很重視圖文比例,圖一定要拍得夠多組,甚至編輯現在還會主動提出,要工程師做什麼樣的效果。影片也是編輯自己想腳本、自己配音,因為那些原本在紙本上只能寫成文字的雜誌內容,現在編在影片裡,讓數位版的文字減少,影片變得更有料,讀者更想看。

許多編輯現在很興奮,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做什麼,要怎麼做,數位雜誌才會好看好讀、值得看值得讀,重新燃起當年入行的熱情與初衷。當然,不是所有的編輯都能適應新的數位出版流程,唯有對該雜誌有強烈認同,想要與讀者熱切溝通的,才會在雙重苦痛中繼續學習與賣力工作,並甘之如飴。

延伸連結:
Mr./Ms. Days:儂儂 (Bella) iPad 電子互動雜誌 Review
延伸欣賞:


註:本文經刪修,刊登於2011.6《數位時代》雜誌上。

May 18, 2011

簡報分享:數位雜誌的發展趨勢


三月底突然一通電話,要我幫忙出席一家女性雜誌社的月會,分享數位出版的發展趨勢。無法推拒的情形下,清明節連假的日子,掃完墓後,就只好乖乖在家做投影片。有些想介紹的app,沒有影片可用,還出動女兒幫我錄下我的操作畫面,真是有累到。唉,我也不是什麼趨勢專家,只能說是個傻笨的研究者,最後,就把之前了解的,綜合歸納成五個大方向:

1)screen reading: 螢幕閱讀。以ebook的歷史,帶出Kindle,帶出類iPad的現象,帶出雜誌內容app化的潮流。國外就連公司年報(如GE),都走向app。這裡的重點在紙本到螢幕,多了互動性使用者介面的思考。

2)social reading: 社交閱讀。social一字實在很難用中文說清楚。反正就是交朋友、愛分享。以前一個人默默讀,現在愛分享,推或FB,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閱讀...舉了三個案例。有點多,很難簡單帶過...請看簡報想像。

3)My Reading: 我的雜誌,我的決定。主要以Flipboard和Zite為主,介紹以使用者為主的自動編排類雜誌的呈現。區分Flipboard和Zite之不同。Flipboard是使用者自己的推、FB、RSS重新編排呈現;而Zite則是演算使用者的推和RSS,以使用者有可能有興趣的內容來自動編排呈現。

4)engaged: 深度參與和電子商務。介紹兩個美國紙本雜誌所推出的app,並非以紙本內容為主,而是發展全新模式,內容有可能是共用的圖片資料,但呈現方式和運作完全不同。EW's Must List從Entertainment Weekly雜誌而來,主題、色系呈現和雜誌、網站都有一致的品牌形象,但app還連結到Amazon或iTunes,做到電子商務。The Cut in the Runway 從New York雜誌而來。New York雜誌紙本也有雜誌app,紙本訂戶可以免費看,而the Cut則是以各種設計師的圖片為主,有著非常棒的分類,同時使用者可以評鑑(rate)設計師的作品,也有%可比對自己和其他人的品味是否有雷同處。兩個app都是從雜誌團隊而來,卻脫離電子雜誌的刻板範疇,做到不一定要以紙本出版週期為單位,即時提供使用者最新資料,也做到電子商務服務和希望使用者深度參與來改變內容樣貌。

5)useful tool: 有用。主要是說,如果電子雜誌只在翻翻圖和看影片,而不能提供使用者任何有用的幫助,似乎重要性不夠。以大學指南類的參考雜誌為例,數位化後的內容,除了檢索和閱讀一目了然的方便外,還有比較功能、書籤功能、該寄申請函的提醒功能和面試時要去大學的地圖導覽功能。

總結就是,雜誌數位化後,不是只有翻頁電子雜誌,或版型相同只是圖片變成可切換組圖或變成可看的影片。記得當年編雜誌時,總編輯總是念茲在茲地說,「雜誌是一種意識型態。」生產數位雜誌時,採編根據雜誌定位(意識型態)製作圖、文、影、音,設計主題和單元,推出即時、有用和有趣的內容,也許可以以這五大方向來思考,給自己的數位產品打打分數(如果一項20分),看看是否做出螢幕世代(screen generation)想要的數位雜誌。

簡報分享:數位閱讀、百年千書和圖書館


上週到淡江大學圖書館分享「數位內容何處來:百年千書計畫」。由於考慮到學生,演講時間也有90分鐘,於是在談百年千書前,又加上數位閱讀概況,好解釋為什麼百年千書要走EPUB、OPDS,同時也談了一下Google Books,問題主要卡在哪兒?

簡報內容,大致區分如下:
1)一開始,不免要介紹我目前工作的單位,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2)數位閱讀/電子書產業概況:整個電子書產業生態系介紹,上中下游關係和目前國外、國內的作法。

3)什麼是百年千書?起心動念之原因、大致作法、系統畫面等。

4)百年千書著作權問題。這部份主要談公共版權判斷、不明著作申請方法,同時分析一下Google Books來龍去脈。在判斷公共版權上,我們沒有一個著作權登記中心,也沒有作者、譯者、設計者的出生年月可查,幸好(搥心肝)還有維基百科,只好一個個作者一筆一筆地在維基百科上查,也不知道對不對,只能這樣。

5)百年千書電子檔之製作。談百年千書epub檔案的製作,甘苦談多餘實務。實務就是用Sigil做勞力密集的苦工。很難OCR辨識的,多半都重新打字,但製作上比較痛苦的是註、注釋、譯註,以前的書註的方式很多(上註,夾在字間排雙行小字...),做成epub該怎麼辦呢?

6)思考未來的電子圖書館。最主要,最近聯盟在處理圖書館採購電子書的通則,碰到瓶頸,還沒有好的方案和邏輯。我只好建議圖書館在採購繁體中文電子書上,可以不用太急,許多出版社都在做,在努力說服作者授權。目前作者授權從10%逐漸已達30%,同意授權之後,才開始有電子書可做可賣,量還沒那麼多,圖書館要大量買電子書,真的還不容易。倒是台灣的圖書館可以學學歐洲或美國其他圖書館,從自身做起,將館內的公共版權紙書做成電子書,或將過去數位典藏計畫中的數位檔案優先轉成可閱讀的電子文字檔,而非僅有PDF或Flash檔。另外,也提醒圖書館除了在閱讀環境的轉型外,也可做服務上的轉型,如當Apps的reviewers,以前圖書館推薦什麼什麼書,現在圖書館可以推薦什麼什麼好的互動電子書Apps、資料庫或電子書。

好吧,就先這樣,實在沒時間寫太多,對百年千書和Google Books有點興趣的人,看看吧。
嗯,簡報裡,有幾張圖,是文彥提的,謝謝他囉。

延伸閱讀:
看見古書,Google Book Search
Google開始提供雲端書櫃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