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4, 2008

只愛自己,印刷媒體網路版的笨固執


兩週前在《Time》雜誌上讀到〈Wise Guy〉文章,一個跨頁:一文和一圖(上圖)。文章介紹這個聰明人葛拉威爾(Gladwell)的新書《Outliners》,圖則是個很細膩的人物畫像。


到Time.com搜尋,用wise guy來找,並沒法找到,改用Gladwell,才找到。發現文章標題變成 Malcolm Gladwell's Success Story(上圖)。我對了文章頭尾,文字大致相同。顯然,紙本雜誌的編輯,有重新想大標題和寫引言。但由於網路和雜誌的排版大不同,感覺也很不ㄧ樣!

兩相對照,來玩玩那裡不同的遊戲:

1. 網路版人物圖案變小,少了氣勢。點選圖案旁ENLARGE+,稍有感覺(上圖)。但多一個動作,不是很多人會做。不是因為我看過紙本,我不會有慾望點放大。
2. 網路版文字排成兩頁,閱讀動線需翻頁。若還是習慣列印的人,按下列印後的畫面如下。
3. 網路版多了這篇文章的延伸閱讀,不過僅限於Time.com內的相關文章。文章內也多了Malcolm Gladwell連結,是Time準備好的個人簡介。
4. 網路版有互動功能,可以推薦這篇文章到Yahoo Buzz up、Digg或Facebook等,也可看到讀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哪些文章。
5. 網路版光這個文章,就多了很多廣告。圖像廣告起碼有5個,文字的Sponsored Links也有2個方塊。雜誌版,這個跨頁的前後都沒有廣告。
6. 網路版也有連到Time.com其他內容的各選項,又多了邊欄如;Top Story on Time.com和 Most Popular...和Today in Pictures。也有集團內CNN Headlines 頭條新聞的即時連結。
7. 網路版,當然,還有搜尋框...(還有...言無不盡)。

(網路版,列印模樣)

我很喜歡「看」《Time》雜誌,不然不會訂閱。但真的也只是喜歡「看」而已,而不是閱讀(只有在大學時,修新聞英語時,才好好閱讀過幾篇Time)。Time的字體太小(網路上可自由放大字體),我這年紀看來已有些吃力,但Time的每篇文章和配圖,都極為精彩。從圖和標,我會決定要不要閱讀這篇文章。若Wise Guy這篇文章,沒有那張大的人物圖像,而是他的新書書封,小小在文內(很多雜誌都這麼做),我想我會錯過讀這篇文章。

網路上看文章,都是有目的性的。不是搜尋看到,就是從RSS Reader裡訂閱看到。會搜尋,就是想看,搜尋到對的文章,就會好好看完。會訂RSS,不是工作需要,就是個人喜好。RSS Reader內看到的,若覺得不夠,也會立刻搜尋,自己多找資料看個夠,覺得不錯的也會馬上推給別人(像昨天的U2歌曲一文)。

Wise Guy這篇文章,推給家人看,雖然我們家有作者出過的兩本書(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但第一個翻看Time雜誌的老公,並沒有發現他就是那兩本書的作者,只說圖很吸引人,但看了兩眼,就不想看了。

基本上,我覺得Time.com這篇文章的網路版,很封閉(應該說整個Time.com都很封閉),什麼都是連到自己家。網路這麼棒,為什麼吝於給閱讀者這篇文章主角人物的自家網站gladwell.com一個延伸連結?讓讀者逛逛這Wise Guy的網站和部落格不好嗎?沒有主角本人的訪問錄音,也可連結Gladwell在Ted.com中的演講啊?

是過於傲慢,不願給其他連結?還是怕有置入性行銷的問題,就通通都連在Time自家裡?總之,我不喜歡封閉的媒體。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Time自家準備的Malcolm Gladwell簡介(上圖),Gladwell早已不是41歲,Time又不可能時時update他的簡介,何不連到主角自己準備的bioWikipedia裡呢?真不懂,這些老媒體要轉型,卻還是這麼心不甘,情不願,總想著要把讀者永遠圈在自己家裡。

延伸欣賞:Ted.com Malcolm Gladwell: What we can learn from spaghetti sauce

其實,之前在大小推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