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3, 2009
蘋果平板電腦和網路廣告
呵,很久沒法寫自己的部落格了。
貼出Diggnation這個影片,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約在24到26分鐘左右,談到蘋果平板電腦(Apple Tablet)到底有多便宜?主持人說,特便宜,令人驚人的便宜,便宜到不行。那到底有多便宜?199美元嗎?主持人說,我沒說多少元?反正就是便宜很大。弄得所有的人都異常興奮。Exciting!
(2) 這個影片,如果從頭看到尾,實質內容真的不多,但廣告真多。影片一開始的random廣告影片不說,節目進行時,不時會浮現浮水印式的廣告,但整個節目內容上,到底是主持人喜好還是推薦,還是廣告,真的界限難分。
主持人手上拿的蘋果電腦應該不是廣告,但真的嗎?桌上喝的酒是廣告,錯不了。主持人起碼介紹三次以上,酒商的活動宣告,飛進影片的圖和橫幅...酒廣告在電視和廣播是有時段限制的,但在網路影片上,全無管制?這個影片的觀賞者年齡層應該不太高,受年輕科技人喜歡的主持人推薦的啤酒,嗯,是不是該去買來嚐嚐呢?很有說服力。(裡面還喝了烈酒,還推了客串來賓的書...)
這使我想到前陣子在台灣很紅的海尼根異口同聲廣告(上)。花大錢在電視上播,內容也挺有趣味的,精心打造的房子和演員。但周遭的男性朋友都說,根本打動不了他們。女性友人則說,買啤酒時可能因為不知道要買哪個,而買海尼根。
海尼根到底該在哪兒做廣告呢?海尼根有YouTube頻道,看了異口同聲廣告影片,旁邊也有連結帶到海尼根很炫的網站。不過YouTube影片和電視上都有註明喝酒不開車等警語。
想想在Diggnation影片上做廣告的比利時啤酒,花的錢一定沒有海尼根多,但是哪一種方式對目標消費者有用呢?
除了產品商會考慮的廣告效益外,另外,看到Diggnation影片內的廣告感覺:不論是過往的廣電法,還是現在的傳播法,一到網路上,好像都模模糊糊,無法可管,大家也都不知道該怎麼管,因為網路變化實在太大,列管了這,那兒又有新的方法出來。哪管得盡?
Update: 寫完不久,突然想到,難道每次Diggnation主持人在影片中透露蘋果的消息,不是蘋果的行銷手法嗎?為什麼每次Diggnation都那麼準呢?已經好幾次Kevin Rose說的都是真的!(雖然這次是另一位主持人說。)
另,我是看到上面這個推,連到這兒,下午剛從演講出來,有點疲累地一邊聽、ㄧ邊看、一邊工作,聽完大部份影片。以前我有訂閱Diggnation的podcast,但看了幾次後,覺得不是我的料...今天卻有點感觸,趕緊隨手亂寫一通,記錄之。...
update 2: 一定一定要看,這就是蘋果平板電腦上看雜誌嗎?太太酷炫了!
September 23, 2009
從「iPhone歌舞片」談起:科技記者的利益衝突
先來看一段影片吧!這是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後,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David Pogue推出的一支iPhone影片。我一向蠻喜歡看他的影片,有創意、很娛樂,也把該說的資訊亦詼亦諧地帶在影片裡。
上個星期,我聽TWIT podcast時,就聽到主持人和來賓在討論Steve Jobs復出主持09活動後,David Pogue訪問Jobs,寫了一段報導,貼在他的紐時部落格。主持人和來賓們均很不屑地批判David Pugue,說他訪問不夠犀利,根本不夠格當紐約時報的記者,毫無新聞素養。說他對蘋果總是報喜,說他最近推的一支 Mac OS X Snow Leopard影片很超過,對蘋果太正面。節目中還順道提出上面那支iPhone歌舞劇影片,批說這到底是不是蘋果的PR片(台灣說法就是廣編稿)?這樣的東西放在紐約時報,是不是太不專業?
在聽的當下,我有一點驚奇。第一,David Pogue不也當過TWIT的來賓?主持人和他不是好朋友嗎?如此在節目中批判他?!美國人真是很直接。第二,他的確報導很多蘋果產品,也頗溢美,但哪個媒體不是呢?
我自己從未感到David Pogue的東西對蘋果特別好,只覺得他總是用有趣的方式來介紹生硬的科技產品。出人意表的情節很用心,感覺他背後的團隊很強。一個科技產品的報導,直接寫寫說說挺容易的(對照華爾街日報的科技大將Walt Mossberg),但他卻總是用情境帶出,讓人深刻地記住該產品的特性。
沒想到TWIT的批判播出後,果真也在美國媒體和部落格圈掀起一陣熱烈討論。David Pogue不得不親自出現在這週TWIT的節目最後(從1:39:40開始,如果只想聽主持人Leo Laporte和David Pogue的精采對談),澄清自己的立場,為自己說說話。
聽了本週的對話,我才了解上週節目對Pogue的批判深意。批判者認為Pogue正在撰寫一本Snow Leopard的新書,所以明明剛上市的蘋果新作業環境還有許多不周全的地方,Pogue卻在影片中完全沒有提及。他有「只說雪豹好話,誤導大家買雪豹,也讓大家會買他的新書」的利益衝突(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嫌疑。同時,多年來因為他總是稱讚蘋果產品,所以他才有機會在活動後得到專訪Steve Jobs的機會。
Pogue指出,他有在報導裡指出過雪豹目前還不順暢,但他不認為影片和他的新書有任何關連。如果大家這樣指責他,那麼一大堆科技專欄作家和記者,其實也都是科技產品的新書作者,有這種問題的人太多了(在對談中,他舉了很多例子,這裡不一一列出)。
他也解釋,並不是只有他一人訪問Steve Jobs,但是其他人都沒有寫出來。那是因為蘋果只想著墨在產品,並不想著墨在business,每人只有10分鐘,真的有必要拿「新聞之恥」這樣的標籤來講他嗎?(其實我覺得他大可說,他只是寫在部落格裡,又不是寫在紐約時報上,大家到底在計較什麼?)
主持人當然也針對「iPhone歌舞片」提問,說那支影片是蘋果擁護者、衛道者的影片,利用紐約時報這麼好的新聞平台幫蘋果PR。Pogue馬上唱起歌曲並解釋,他自己認為影片根本是個大反諷。
整個對談,其實值得深思的重點有:
1. 記者該怎麼訪問?新聞是什麼?當有機會訪問重要角色時,先給問題給對方的公關人員,讓對方準備答案是道德嗎?如果有機會訪問Bill Gates和Steve Jobs,要你先給問題,你會給嗎?若不事先給題目,就沒有訪問,你會給嗎?
2. 訪問者和訪問對象的關係。新聞記者角色是有新聞就好?還是讓對方舒服,讓對方願意回答?還要把對方逼到死角,答不出來或回答完全不關?也讓自己下次沒了訪問機會好呢?還是應該秉持良心,問該問的問題?
3. 利益衝突宣告或避免利益衝突。現在的新聞、部落格、podcast,若沒有廣告根本無法活下去。到底是不是置入?該不該明明白白宣告?該怎麼宣告?媒體的規矩和威信又是什麼?科技產品是拿了公關品說好話?還是借測?還是自己花錢買來測?更何況還有媒體參訪團(類似旅遊活動),媒體記者該拒絕?該宣告嗎?
TWIT節目也有廣告,還讓上節目的來賓一起幫忙做廣告。有時候真的廣告和節目內容分不清,難道就可以?Pogue也反詰主持人,而主持人也說了這實在是網友捐獻不夠,只好有贊助和廣告。
我自己的看法是,我覺得David Pogue是個相當有特色的科技產品報導者,他總是有自己的切點。這次,他訪問Steve Jobs後,以部落客的心情寫了個快打短文,卻被罵番,批評者不知是否是酸葡萄心態,這些沒訪問到Steve Jobs的人就拿出新聞學(journalism)大帽來扣他,翻出所有影片舊帳和新仇(書利益),把他一路走來,以有趣有用方式來介紹科技產品的用心,完全抹煞。
是廣告還是新聞?我覺得現在已經沒有「新」聞這件事情了。有的只是information(資訊),一份醫藥廣告,若對我來說,有用,就是資訊;沒用,就是廣告。還有什麼是新聞?我相信有深入報導(investigation)這回事,也有這種報導的價值。
常常,我們看到的晚間電視新聞,內容播的卻是白天報上登的新聞,覺得電視「新」聞真的好舊!只會抄!而報紙新聞又多半前一晚已從推特、部落格、網路上看到,報紙只是網路資訊的大張平面、彩色誇張版。
也許我自己也像Pogue所說,從來沒上過新聞學院(journalism school),批評有沒有新聞、該怎麼做新聞、什麼是新聞,會把自己害死。總之,寫文(聞)但看一心。讀者也不是笨蛋,看了Pogue 的雪豹影片就會去買蘋果電腦?我基本上很懷疑。讀者自己有判斷力,網路如此發達,讀者多半還是會搜尋其他資訊,到論壇或推特上詢問,才會購買科技產品。
網路時代的作者(創作者),只有真心,才能換取網友的真情。我對David Pogue沒有任何特別研究,但算是蠻喜歡看他的影片。自從我有iPod nano第一代開始,就訂閱了他的podcast。老實說,就是因為他的影片無法在nano上看到,我後來又忍痛買了一台iPod(那時候還沒有ipod touch和iPhone,只有ipod 才能播影片)。
以下介紹幾支David Pogue的影片,他的影片有趣、有用,沒有稍為深入了解產品,要想出這些劇情,不容易。同時,我也沒看過有其他媒體如此介紹科技產品,也許我眼界不夠寬吧?!
談小筆電,他的切點在compromise,在價美物廉(價低物省),拿縮水的漢堡來比喻。
談新相機產品可在暗中取景,就生出問靈媒的情節。
比較蘋果iPod和微軟Zune,切點在互相抄襲,又反諷蘋果「我是MAC、我是PC」的廣告。
影片從來不可能像寫文章一樣,鉅細靡遺,但是他的影片切點清楚,雪豹影片的切點在OS重新改寫,而不是疊床架屋,但並沒有說雪豹完美無缺。
介紹Kindle 2,切點在紙書和電子閱讀器的比較,製作拳擊比賽的動畫影片。
比較David Pogue和Wall Street Journal 的科技大將Walt Mossberg的影片,此片介紹iPhone 3GS。
PS. 我覺得這段他在TWIT裡的對答很經典,值得節錄。不喜歡他的人更是拿這段話來諷刺他,說他不是新聞記者是什麼?諷刺他還去哥倫比亞新聞學院演講,若不是新聞記者,憑什麼去開場演講?
"Since when have I ever billed myself as a journalist?....I am not a reporter. I've never been to journalism school. I don't know what it means .... Okay I do know what it means. I am not a reporter. I've been an opinion columnist my entire career…..I try to entertain and inform."
延伸閱讀:
友人Fred曾寫過一篇文章:下一個Walt Mossberg,談到關於科技記者的相關情事,可參考看看。Update 1: 剛剛看推,看到這個:PR or science journalism? It's getting harder to tell,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September 11, 2009
賈伯斯再站前線,主持蘋果090909蘋果活動
賈伯斯一走出來,就有人站起來歡叫。眾人鼓掌將近一分鐘,他在台上輕語無聲地說著Thank you...讓我眼角汨淚。
之後,賈柏斯說起五個月前的換肝手術,感謝器官捐贈者,也開始感謝蘋果的所有夥伴,特別點名Tim Cook。他以往都在event的最後才說,今天謝辭全拉到前面。
iPhone已經賣出三千萬台了!
App Store有程式七萬五千個,下載次數超過18億次(並不含更新,若加上更新,次數更為可觀)。
iTunes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販售商城。(對照07年的9月活動,當時iTunes還僅是全美第三大而已。)
iTunes內的東西太多了,找到想要的的確有些困難,難怪要有Genius配對功能出現。蘋果iTunes愈了解你買了什麼,就推薦你還有哪些可買。
利用home sharing功能,同一份音樂、電影或iTunes買下來任何東東(包括書嗎?)都可以在家中五台電腦上分享使用。
介紹iTunes LP時,賈伯斯說了很多,跟著音樂而來的歌詞、照片、影片、精采故事...。用LP一詞,實在很懷舊。對新人類來說,LP是啥啊?特別台灣的年輕人,大概絕不想到是以前跟著一張張唱片而來其他優美的玩意。看著影片中的展示,感覺這根本是為了iProd(iTablet)在鋪路,這難道不是電子書(互動多媒體光碟回魂)?
iPod的佔有率真是太高了,還諷刺地趁機取笑一下微軟,故意秀出那1%的佔有率。
iPod Touch賣了二千萬台。
將iPod Touch定位為音樂機+口袋電腦+手持遊戲機
直指其他手持遊戲機的缺點:沒有觸控面板、遊戲貴、沒有方便的線上商城、不能一邊玩一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音樂還可融入遊戲之中)。
比較App Store和其他PSP、DS遊戲的價錢,真的差很大。App Store內都是0.99到4.99...了不起9.99吧!真會比!
「殺很大!」真的很愛殺,上面那個Assassin's Creed刺殺遊戲畫質蠻好的,但是從頭到尾拿著刀刺來次去地殺人!我真的有點太老了,無法接受。
沒想到一個音樂DJ的遊戲介紹後,又來個拿槍、拿新武器殺來殺去的遊戲(圖都不想截)...接著是EA上來介紹美式足球遊戲。這遊戲我有點興趣,不過從畫面看來,畫質好像沒有刺殺遊戲來得好。
我想這是今年聖誕節最優雅的mp3播放器禮物吧!Stainless steel iPod shuffle. 亮金金的不鏽鋼!
今年的One More Thing留給iPond Nano,說的是video camera(這裡開始攻Flip簡易手持錄影機,批對方厚和醜)。
然後看到賈伯斯用了Free這個字,還笑說,這不是現在最流行的用語?(幫Chris Anderson打書啊!)
Nano賣到一億台,是全球最賣的播放器,現在功能也真嚇嚇叫:錄音、錄影、FM收音機、計步器...。只差電話和照相功能,就是一台功能強大的feature phone了!
九九蘋果活動日,到此接近尾聲,之後請出女歌手Norah Jones演唱。賈伯斯也在最後,和大家說了聲,see you soon。
看完今天Podcast的感想是,雖然iProd(iTablet)沒有出現,但感覺快了。應該是有些事情還沒做到,如電力撐得不夠久、UI不夠好或電子書的內容還集結得不夠多,所以才沒現身,但我想從整個presentation的鋪陳看來,感覺應該不會等太久。
還有,賈伯斯真的太清瘦,他講話時,不時會拉拉往下掉的牛仔褲,為了蘋果,為了工作,他還這麼拼!其實他沒有長我幾歲,心中凜凜。
延伸閱讀: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David Pogue活動結束後,對賈伯斯的短訪,談到Kindle,也談到吃冰淇淋來增加體重:Steve Jobs on Amazon and Ice Cream
August 17, 2009
再一次,我們發明了書
「我很喜歡多功能的瑞士刀,但吃牛排,我會很高興有一套吃牛排的刀。」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如是說。
當然,對於亞馬遜在毫無預警之下,突然刪除Kindle上《一九八四》、《動物農莊》兩本電子書的舉措,貝佐斯深感抱歉,他自責這是件「愚蠢、腦殘,完全與亞馬遜行事原則相背離的『解決』方法。」
2007年十一月,全球最大網路書城亞馬遜(Amazon)推出電子書閱讀器Kindle,五個半小時之內,螢幕6吋大的Kindle銷售一空,直到隔年四月亞馬遜才又準備好第二批Kindle。Kindle一字原為點燃,亞馬遜推出Kindle,這把火一燒不可收拾,燃起電子書產業的熊熊大火。
2009年二月,亞馬遜推出外型大幅改良、容量增大、速度更快的Kindle 2。三個月之後,亞馬遜又再度召開記者會,推出大至A4尺寸的Kindle DX閱讀器。
Kindle的螢幕材料為E-ink電子紙,在大太陽之下,螢幕上的字有若印刷紙張般,仍看得清楚。內建無線傳輸晶片,愛看書的人,即使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不懂什是3G也沒關係,只要有電(Kindle極省電,充電快速),在Kindle的鍵盤上按個幾下,輕輕鬆鬆地就買下一本書,六十秒之內就能在Kindle的黑白螢幕上看到新書。和使用電腦相比,Kindle的使用介面,簡單容易。
不僅輕薄,好拿好握,用Kindle看電子書時,眼力不好的人,可以任意放大字級。碰到不會的字,可立刻查尋Kindle內建的牛津字典;遇上不懂的內容,Kindle上也有維基百科(Wikipedia),彈指之間即可查閱。具朗讀功能(text-to-speech),能將文字轉成語音,可唸書給小孩聽,也可休憩時、睡前時,伴讀用。
在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商城內,目前有三十萬冊電子書可供消費者選擇,大部分《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的書,都以九.九九美元促銷。除了電子書外,還可訂閱報章雜誌和部落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富比士》、《財富》等雜誌,知名部落格,如TechCruch、BoingBoing、Huffington Post、GigaOm...等,都可單月訂閱,價格從十四.九九美元到Ο.九九美元不一。
Kindle放在家中、沒帶在身邊,想要看書時,該怎麼辦?如果是iPhone的使用者,可以利用Kindle for iPhone的應用程式,隨時看到自己在亞馬遜Kindle商場買過的書。在Kindle上看到哪一頁,在iPhone上就從那一頁接續看下去。劃過的重點、標記過的書籤位置,也都相同。加入雲端運算,亞馬遜讓消費者有了自己的雲端書櫃。
許多人並不看好僅能閱讀電子書的Kindle,價格過高是Kindle的致命傷,一本書才不過三百多元,卻要消費者先投資一萬多元才能開始買和看電子書?也質疑亞馬遜賣的電子書格式,鎖在Kindle生態系上,消費者不能隨心運用,是鴨霸封閉的老大心態。
2009年6月《連線》(Wired)雜誌的設計創新(Disruptive by Design)研討會上,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說,「閱讀是件非常重要的事,絕對值得我們開發一專有器具」。貝佐斯表示多功能(multi-purposed)不見得總是最好,誰都知道,吃牛排用多功能的瑞士刀,是不通的。
Kindle和Kindle電子書商城,一個是產品(product),一個是服務(service)。對應的都是愛閱讀的消費者,亞馬遜要賺錢,就是把這兩樣做好。貝佐斯也同時宣告,「不認為以後Kindle商城的電子書不能在其他其他品牌的閱讀器上閱讀。」此番言語,表明亞馬遜即將開放Kindle。
當然,對於亞馬遜在毫無預警之下,突然刪除Kindle上《一九八四》、《動物農莊》兩本電子書的舉措,貝佐斯深感抱歉,他自責這是件「愚蠢、腦殘,完全與亞馬遜行事原則相背離的『解決』方法。」
雖然亞馬遜在刪除電子書的同一時間,自動退回消費者購書金額,但消費者對於自己已購的書突然從雲端書櫃中消失,徒留「這很重要」的電子筆記,深感氣憤,而大肆批判,甚至告上法庭。
至今已賣掉百萬台Kindle的亞馬遜,雖然大部分消費者對Kindle的評價有平均四顆星星的好評,但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抱怨Kindle 2:「就像閱讀濕掉的報紙一般。」也有人抱怨在陽光下的閱讀的不定性,有時候會愈來愈不清楚。
不滿意的消費者在網站上成立請願團,要求亞馬遜儘快調整Kindle的螢幕顯示對比。無法提供彩色,也不能展示動態影片,這更是消費者對所有電子書閱讀器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
對於從小就用紙本教科書上學,從小就看紙書的人來說,要花萬元新台幣以上買一個好像「閱讀濕報紙的電子器」、「換頁速度比紙本翻書還慢」的電子閱讀器,令人匪夷所思。但貝佐斯卻說,「現在,如果我必須看一本實體紙本書,我會感到不耐煩...實體書已經走了五百年歷史,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要做『書』,就要做到好,各面向都要和書一樣好。但是,我們還要做到一般書做不到的。」第一次發表Kindle時,貝佐斯就這麼說。
1995年,貝佐斯創造了亞馬遜網路書店,他完全顛覆世人對書店概念以及書店的營運模式。他的亞馬遜書店,有無盡的書架,呈列著無數書冊,推薦(行銷)書的機制在於消費者的評價、留言以及人工智慧判別個人喜好的演算。克服後勤困難,迅速確實地把書遞送到消費者手中,更是亞馬遜關鍵致勝武器。
這一次,貝佐斯再度顛覆我們對書的認知、購買方式和閱讀方式。一台閱讀器,無縫的網路連結技術,讓消費者隨時、隨處、隨性看書,將亞馬遜書店整個搬入閱讀器中,他讓買書更為便捷。再加上雲端書櫃,現在每一個消費者也可以有─ ─無盡的收藏書架。
貝佐斯重新創造(reinvent)了書店,這回,他又重新創造了書。
「科技老是打亂現況」,發明電話的貝爾曾經說過。貝佐斯以科技改造書店,改變書,於是,我們買書的方式和以前不同,我們看書的方式也和以前大不相同。甚至進一步影響寫書的人、編書的人和賣書的人。
表面上,這一波Kindle電子書所掀起了平台服務和閱讀器的風暴,骨子裡,出版社和作者捲在此風暴中,必須要有一番作為,才能安身立命,誰也也逃不掉。
以前每一本書賣掉後,作者和讀者之間除了心靈相繫外,很難有連結。現在,「書」在閱讀器上,「書」連在網路上,作者和讀者可以隨時對話。寫「書」不再有頁數限制,想寫多少就寫多少,只看讀者有沒有耐心讀下去。
以前出版社印了書後,出版社不知道書賣給誰,也不見得想知道。現在,出版社想知道,誰買了書,他們還會想買哪些書?出版社生產製作一本書的流程,也開始改變。打亂現況的科技,雖然還至於讓紙書消失,但產製電子書的方法、電子書是否要和紙本書同時上市、電子書和紙本書的定價比例...都和現有營運模式迥異,出版社面臨極大挑戰。
電子書和閱讀器的概念產品,早在九Ο年代就有,但Kindle這次能成功,除了無縫的無線科技外,最主要是Kindle電子書商城裡有消費者想看的書。Kindle 推出後,從原先僅有九萬冊電子書,快速增加到二十三萬冊、三十萬冊,除了少數幾個知名作家例外之外,如羅琳的《哈利波特》、丹布朗新書《消失的符號》(九月十五日電子書將會上市),市面上最夯的書、最熱門的書,全都買得到。
電子書的售價不到單本不超過十美元,幾乎都是紙本書的半價,正處經濟不景氣的當下,促成了消費動機。畢竟,有可以消費的內容,才有電子書和閱讀器的生意。
根據新聞週刊(Newsweek)的報導,美國出版社轉製一本電子書的成本,花費約在二百美元(新台幣六千多元)。對於出版社而言,除了新書外,更多過往的好書、熱門書、長賣書都需要轉製,同時因為書的買賣已落入無限書架,產生長尾效應,特殊口味的書、小眾的書,甚至絕版書,都可利用電子書的形態繼續細水長流販售。
重新轉製需耗人力、財力,出版社若能改造流程,一邊製作新書時,一邊就採行數位化流程,成立圖文資料庫,管理內容、版權,才能節省成本和製作時間。內容數位化、元件化之後,利用搜尋,編輯可以方便重整內容,可依讀者口味,迅速產製不同的電子書。
出版社過往以編輯力、行銷力取勝,現在IT能力、網路能力和經營社群的能力,也都要開始具備。對出版社而言,除了服務新興讀者需求外,更需開始強化對作者的服務。因為以販售電子書為主網路商城,可以直接跨過出版社,和作者簽約,提供電子書商品給讀者。
亞馬遜已經開始和作者簽約,事實上,在Kindle商城內可以訂閱部落格就是一種直接和作者簽約的營運模式。亞馬遜精準的發佈平台,讓作者可以直接在Kindle商城內販售電子書,作者自己定價,減掉與出版社的分帳,作者可以賺更多。
因此,除了增加數位能力外,出版社更需成為更專業的編輯團隊,因應消費者口味,創造內容,或為反應社會現況,精準地聚集內容。出版社也需轉型成為作者的經紀人,將作者的數位內容,遞送到各電子書商城,為作者行銷內容,為作者創造最大利益,也為自己的生存創造價值和利益。
Kindle成功後,歐美各國陸續都出現各種電子書閱讀器和網路商城。不同於Kindle「iPod +iTunes」的封閉模式,其他廠商都走向開放的共通規格,強調兼容並蓄。
Kindle之外,最受矚目和歡迎的閱讀器就是索尼(Sony)的Reader(索尼註冊Reader為其電子書閱讀器的名稱)。為了和亞馬遜抗衡,索尼找來Google,將Google和各大圖書館合作所掃描的五十萬本公共版權書,納入Reader電子書商城之中。
2009年八月初,索尼宣布推出的最新款Reader PRS-300,螢幕較小,僅有5吋,卻以口袋閱讀器(Reader Pocket Edition)來行銷,硬是比才降價不久的Kindle 2還便宜一百美元,將電子書閱讀器的價格降到一九九美元。
美國最大的實體書商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s)也利用此次電子書科技帶來的產業變動機會,企圖網路翻身。2009年三月,邦諾以一千五百萬美元購併Fictionwise電子書網路商城,接著在2009年七月推出電子書網路商店,並提供跨平台電子書閱讀軟體,讓網友免費下載。
只要在邦諾電子書商城註冊後,網友購買的電子書可在麥金塔、一般PC、iPhone、黑莓機上,下載對應的電子書閱讀軟體,自由任意地欣賞自己已買的電子書(同樣的,這也是雲端書櫃的一種)。邦諾同時也宣稱,與Plastic Logic緊密合作,將在2010年推出專屬的電子書閱讀器。
號稱擁有七十萬冊電子書的邦諾書店,其中五十萬冊也是來自Google的公版電子書。網路趨勢專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紐約時報雜誌》上分析,他認為躺在全球圖書館之中的書籍,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書是無人認養的孤兒,沒有人知曉其版權的歸屬問題。有百分之十五屬於公共版權,有百分十仍有版權,仍在發行中。
圖書館裡的舊書,是過去數百年來的人類知識精華。在網路出現以前,這些書籍各自獨立,知識「鎖」書本裡。Google將公版書掃描後,送上網路,讓人們經由搜尋,找到舊書,不僅讓更多人看到這些書,學習到書中精華,這些書也可經由自動翻譯、標籤(tagging)、引用,與現在網頁(知識)相互連結。
Google圖書搜尋(Book Search)產品經理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表示,這樣全面性的將書籍數位化,等同「消滅書之為一本書,一個封閉的包裝」的概念。企圖組織全球訊息的Google,讓網友鍵入某一關鍵詞後,不但搜尋相關新聞、正反面意見、某些作者的意見、書籍的內容、課堂的知識、照片、影片...未來全世界的資訊、全世界的書、全世界的圖書館都連在一起。
這同時也顯示出Google在電子書時代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Google圖書搜尋平台上,直接就做起電子書生意,想想全球百分之七十使用Google的網友,頓時都成為Google電子書平台上的消費者。又有Google Chrome OS,又有Android 小筆電和手機,消費者在哪兒都能看Google電子書,都是Google的消費者。
印刷世代對紙本書,有著揮之不去的情懷。連貝佐斯也這麼承認,「我問過我自己,到底為什麼喜歡實體書?為什麼我會喜歡紙書的味道?是印刷和膠水包裝的氣味嗎?後來我才終於明白,是書傳遞出的整體感覺,讓我喜愛紙書。我真正喜愛的是,書上的文字和思想。」
這些文字和思想,都可順利的儲存在數位世界之中。對一出生就有網路的年輕人而言,學習在網路上,新聞在網路上,玩樂在手持裝置任天堂NDS、索尼PSP上,講話、溝通用智慧型手機,他們的眼睛總是盯著大大小小的螢幕,他們是螢幕世代。
螢幕世代用電子書閱讀器看電子書,用網路看數位內容,是在自然也不過的事情。只是他們可能不會鍾情於某一個閱讀器,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小筆電(Netbook)、手機、遊樂機,都是可以看「書」的電子裝置,隨著科技的發展,地球上任何大大小小的平面,都能裝上可通電的連網螢幕,都可顯示文字,就有可流動的思想。
數位內容和服務,來自電腦、閱讀器、手機、桌面、玻璃、牆壁...一張從口袋掏出可摺疊的電子紙。電子書內容隨螢幕大小變化,也隨使用者調整字型大小,書從此沒了頁碼,就像貝佐斯推出Kindle時所說,「書的主要特色消失了。」
電子書的版權、電子書使用與擁有,一切正在翻轉。消費者在雲端書櫃的書,是真的擁有嗎?網路夠安全,會不會突然有一天書中內容,遭駭客侵入,一夕翻轉,情節大變?數位化的內容相互連結、群聚、引用、分解、註釋、混搭、重組,資訊更緊密地相連,對世界、文化將有更深的影響。
音樂數位化之後,我們在iTunes裡看到音樂播放清單(playlist)的流行與分享,未來也會出現和某一主題相關的書文清單(bookshelf list),或著也可說成是某知識的懶人包。這些相互連結的數位內容,就是往後出現在新世界的「書」。
這些「書」,每一個位元連結這另一個位元,每一頁面引讀著其他頁面。如同凱文.凱利所說,所有的文字相連,「在這新的全球圖書館之中,沒有一本書是一座孤島。」
自宋代畢昇發明活字版、自古騰堡印刷革命以來,人類的思想與文化,經由書寫凝固在紙張上,如今,流動的數位內容將顯示在任何平面上。讀者讀書,作者寫書,出版社賣書...因為數位化,因為電子書,因為網路相連,一切改變。
========
Box:電子教科書往哪裡去?
正值秋季開學,電子教科書的話題也跟著電子書熱了起來。2009年5月,貝佐斯在推出Kindle DX記者會上就宣布將與皮爾森(Pearson)、卡耐基學習(Cengage Learning)和Wiley等教科書出版商合作,8月時,亞馬遜接著又宣布與 McGraw-Hill Education合作,推出超過百種以上的熱門大學教科書。
Kindle DX的記者會上,貝佐斯也宣布將與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李德學院、維吉尼亞大學和凱斯西儲大學等,在秋季時推出Kindle DX使用實驗計畫。
不僅亞馬遜推電子教科書, 由十二大教科書廠商所組成的電子教科書網站CourseSmart,特地開發了iPhone應用程式,讓美、加地區六千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除了在網路上使用電子教科書外,還可用iPhone隨時使用、查閱教科書。而邦諾書店也買下邦諾大學書社(Barnes & Noble College Booksellers),準備開始進攻電子教科書市場。
以往教科書均以價格來爭取學生青睞,昂貴的教科書也紛紛讓二手教科書成為大學生的選擇。推出電子教科書後,二手書逐漸成為絕響。在這波電子書閱讀器發熱之前,美國大學生線上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情形已普遍,受歡迎的原因如下:
1. 提供電子版本和紙本。真有需要時,學生才選購紙本教科書。
2. 並非買斷電子版,可採訂閱模式。這學期修的課,這學期訂閱。
3. 可隨選列印。教授規定閱讀的篇章,真有需要,可單元(by chapter)購買並列印。
4. 有書籤、標記等功能。可記錄重點和留下重要眉批。
5. 有搜尋功能。可快速找到想要看的內容。
6. 多媒體功能。除了文字之外,也有動畫等多媒體的內容,學習更容易。
7. 未來還會加上最流行的社群功能,讓使用者組成社群,相互留言,相互分享筆記、閱讀重點。
Box:電子書的優、缺電
優點 | 缺點 |
環保:不印刷、不砍樹、無運送 馬上下載,立刻遞送到使用者眼前 可搜尋內容 可放大字體 不佔空間、攜帶方便 書頁不會翻爛、捲摺 書頁不會骯髒(圖書館書最大詬病) 單價較低 永遠不會絕版 可像軟體一般,有beta版,或一版,二版,內容可隨時更新,永保新鮮 多媒體的可能性 | 需要有個閱讀器(至少需要有電腦、軟體) 翻頁不若紙本直覺 使用介面需學習 不能送人 不能借給人 不能賣二手書 不能列印(除非買PDF列印版) 沒有頁碼 引用困難 隨時會被駭,內容可能會剎那消失 |
Box: Kindle、Sony、Plastic Logic比較表
Kindle 1 | Sony Reader PRS-700 | Kindle 2 | Kindle DX | Plastic Logic | |
大小 | 190x135x17.8mm | 175 × 128 × 10 mm | 203 x 135 x 9.14 mm | 264 × 183 × 10 mm | 279 × 217 × 7 mm |
重量 | 292公克 | 283公克 | 289 公克 | 540公克 | 輕於453公克 |
容量 | 256MB | 512MB | 2GB | 4GB | ? |
擴充槽 | SD | MMC/SD/SDHC, Memory Stick Pro Duo | X | X | ? |
螢幕大小 | 6吋 | 6吋 | 6吋 | 9.7吋 | 10.7吋 |
觸控螢幕 | X | V | X | X | V |
灰階 | 4 | 8 | 16 | 16 | ? |
3G Wireless | V | X | V | V | V |
檔案格式 | Kindle (AZW and TOPAZ), PRC/MOBI (non DRM), TXT, MP3, Audible (format 4, Audible Enhanced (AAX)), MP3; | BBeB, PDF, EPUB, TXT, RTF, JPG, BMP, GIF, PNG, MP3, AAC | Kindle (AZW and TOPAZ), PRC/MOBI (non DRM), TXT, MP3, Audible (format 4, Audible Enhanced (AAX)), MP3; | Kindle (AZW and TOPAZ), PRC/MOBI (non DRM), TXT, MP3, Audible (format 4, Audible Enhanced (AAX)), MP3; | eReader, PDF, ePUB, DOC, DOCX, XLS, XLSX, PPT, PPTX, RTF, TEXT, HTML, JPEG, PNG, BMP |
文字朗讀功能 | V | X | V | V | ? |
OS | Linux | Linux | Linux | Linux | WinCE |
價格 | 剛上市時US$ | 剛上市時US$395,後降價至US$365 | 剛上市時US$399元,後降價至US$299 | US$489 | ? |
上市時間 | 2007.11 | 2008.10 | 2009.02 | 2009.06 | 預估2010年 |
Box: 電子書共通規格:epub
epub = electronic publication,是一種電子書的檔案格式,國際數位出版聯盟(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認定其為電子書之標準。如同mp3成為音樂檔案的共通格式,每一台可以播放音樂的電子設備,都能播放mp3;國際間目前也希望epub能成為電子書產業的共通格式,推廣電子書的普遍性。
epub是一種標記式語言,走XML格式,是一種自由的開放標準。epub的好處在於能「自動重新編排」(reflowable)內容,也就是文字內容依據閱讀設備的螢幕大小,以最適於閱讀的方式來顯示。一個.epub檔案相當於一個.zip檔,內含三種檔案: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OPS), Open Packaging Format (OPF) and Open Container Format (OCF)。
Update: 這是八月份寫給某家雜誌的稿子,原先是draft,現在就按一下Publish,把內容全都露吧,算是那時候對電子書這件事情的一些想法吧。很長,沒有時間調整...以後再說吧!
July 9, 2009
《Free》實驗大,數位內容處處免費
FREE (full book) by Chris Anderson
前篇〈免費惹爭議〉裡提及安德森的新書沒有電子書,但7月6日時,安德森在部落格中宣布,新書《Free》可以免費在Scribd中看到(上),同時他也讓網友們免費下載有聲書。
7月8日,他接著又宣布在Google Book Search中可以看到《Free》。但那種可以全文看到,可以從目錄中點選到內文的功能,礙於版權,僅限美國地區。他表示,他希望當各地《Free》有翻譯版出現後,也能免費地在Google Book Search中看到電子書。另外,下星期Kindle上也會有免費的《Free》可看,之後,其他電子書閱讀器中也可看到免費《Free》,包括iPhone在內。
(安德森部落格貼出的則是可全文看,目錄可點選)
不僅電子書免費,安德森在7月5日的部落格裡,也昭告著,在英國連紙本書也是免費的,因為有廣告商贊助。
關於有聲書(audio version)部分很有趣,完整版本,也就是7小時版本,不用分文,完全免費下載聆聽。而修剪過的3小時版本,減價期間需7美元,定價則高達18美元。因為經過重點整理後的精華版,絕對精采,時間就是金錢,所以省時版需付費!
我下載了MP3.zip版本,通勤時耳中塞著安德森的聲音。安德森親自朗讀,雖然他沒有Steve Jobs的康慨激昂、高潮起伏,但聽著他,帶著點輕重緩急的理性語氣,稍許和緩的抑揚頓挫,有時可感覺到他口乾舌燥,有時聽到他嚥口水的聲音,心中慨然。
不僅電子書免費,安德森在7月5日的部落格裡,也昭告著,在英國連紙本書也是免費的,因為有廣告商贊助。
關於有聲書(audio version)部分很有趣,完整版本,也就是7小時版本,不用分文,完全免費下載聆聽。而修剪過的3小時版本,減價期間需7美元,定價則高達18美元。因為經過重點整理後的精華版,絕對精采,時間就是金錢,所以省時版需付費!
我下載了MP3.zip版本,通勤時耳中塞著安德森的聲音。安德森親自朗讀,雖然他沒有Steve Jobs的康慨激昂、高潮起伏,但聽著他,帶著點輕重緩急的理性語氣,稍許和緩的抑揚頓挫,有時可感覺到他口乾舌燥,有時聽到他嚥口水的聲音,心中慨然。
寫一本書,要花多少精神和精力?為了寫這本書,他翻查歷史資料,也周遊列國,發表在部落格,也發表在《連線》雜誌上,他到處訪問,到各公司小座談,與人討教、與人辯駁,現在結集出版,不但電子書免費,還親自將200多頁的內容,一字一字地唸給你聽。
我真的太感動了!我願意一聽再聽他的作品,願意把這個星期的所有通勤時間,全都花在安德森的作品(數位內容)上,甚至願意寫一篇文章來幫忙推銷他的作品,寫很多推(tweets)來免費行銷他的書(免費的口碑行銷)。
看到安德森拍的影片(下),心中更喟然。前兩天我才在一傳播學院分享中說到,現在的作者、記者、新媒體人,要影、音、圖、文、編、採、排,全都要會,才活得下去。聽了安德森的有聲書後,看了他的影片後,我覺得還要加上親自上場「說」,要練口語和聲調,更要練習鏡頭前的表演。數位化的時代裡,所有人都愈來愈多能和多工。
關於免費(在數位世界免費,在實體世界要賣錢),安德森說了,這是個實驗,實驗的假設是,免費不會稀釋原本會賺的錢。反而將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概念,散播給更多更多人。雖然不是人人付費,但願意付費的人「夠多」就好。當然「夠多」,是多少才能支撐一個優質的內容生產,計算程式隨時會改變,科技和能力(比方說,我女兒覺得影、音、圖、說不難,但寫文很難)也會不斷調整、社會情境與時代變遷,marginal cost永遠不同。
我只能說,聽著安德森的聲音,看著他部落格裡來自全世界各地(印度、新加坡...)感謝他免費散播作品的留言,淚眼,感念滿滿。
(多言一句,電子版本均可免費地在各電腦或閱讀器上看,但沒有PDF版本可下載,所以使用者無法免費自行列印來看。要看紙本的人,就請付費買書。另外,我覺得安德森應該要設個PayPal account在部落格內,讓願意付費的人付費。)
延伸連結:
July 2, 2009
免費惹爭議
這太精采了。先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知名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寫了篇書評,對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新書《免費》(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大大批判一番。他說,實在很難弄清楚,花錢找人來寫(paying people to get other people to write)和花錢請人寫(paying people to write),到底有何區別?
有些繞口難懂。簡單講,就是安德森認為未來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的(但並非全部),都會有贊助商(廣告商)支持。免費才會量大,才會有影響力。文章(或新聞)也會如此。消費者不用花錢就可獲得,作家(記者)的文章(新聞)是免費的,其報酬由別處來。
葛拉威爾則認為,既然還是有人付錢給寫東西的人,幹嘛不直接給呢(付費買作品)?他似乎對免費一詞很反感,甚至覺得安德森在書中,將Free的第一字母變成大寫,變成特殊名詞,頗不以為然。他很有邏輯地分析,一二三四點振振有詞,真是辯才無礙、頭腦條理清明的聰明人。
舉例,他批道,安德森說使用YouTube免費,但是對Google來說,可貴得很呢!Google可還在為YouTube拼命尋找賺錢之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YouTube不賠錢啊!(換言之,網友若願意付費,不就結了?)
當然,安德森馬上就在自家部落格回應,大標寫著:〈親愛的麥爾坎,幹嘛這麼怕?〉(Dear Malcolm: Why so threatened?)。安德森文章內容也正好一解,我這些年來對GeekDad這部落格運作方式的好奇。
然後,我還看到《紫牛》大作家賽斯高汀(Seth Godin),在部落格裡寫下〈麥爾坎錯了〉(Malcolm is wrong)的文章。高汀聲援免費這一無法擋的趨勢,他說,報章雜誌曾經是好的商業模式,但在1784年時,可從來不是。在不久的將來,報章雜誌將無法順利賺錢營生。我們永遠都需要會寫作的人,但作家的賺錢平台會改變。高汀還強調,從行銷人的眼光來看,在注意力經濟的年代裡,不論是新產品,還是病毒行銷,免費是獲得大量消費者注意力最便宜的方式。
接著,我又看到軟體創業家暨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馬克庫班(Mark Cuban)也在部落格補上一篇,〈免費和免費傳送比一比〉(Free vs Freely Distributed)。他表示,也許人人都能作曲、創作,但這些多如過江之鯽的免費作品,如何能得到眾人的青睞?要能真正被看到,被很多人欣賞到,可是很貴、很貴的。(所以,真的有免費這回事嗎?)
庫班表示,人們通常可以免費看電視節目,但電視的傳送方式是限定的,而且看歸看,不代表人們可以擁有該節目,不代表人們可以免費傳送出去。當網友可以免費下載歌曲,但並不代表網友可以任意使用這首歌,可以任意散播這首歌。
接著我又發現,竟然還有〈免費這議題合理嗎〉(Does "Free" make sense)的討論頁面。上面有許多相關的辯論爭議文章,而網友則可對每一篇文章給分;同時,美國推特上也繼續延燒、狂推著這話題。
0元經濟或免費這題目,去年和前年,我都聊過,今天也困倦了,無法再多說。特別把這麼多看法寫一寫,主要是想記錄「吾更愛真理」的多元思辯態度。師長、朋友、知名作家的說法,都不見得是對的,邏輯、推演和延伸,多思考,再學習,永遠沒有最後終一的答案。
我們的社會,總是太習慣只有一種答案。
延伸閱讀:
.Priced to Sell, Is free the future? by Malcolm Gladwell
.Dear Malcolm: Why so threatened ? by Chris Anderson
.Malcolm is wrong by Seth Godin
.Free vs Freely Distributed by Mark Cuban
.More debates...
延伸購買,Freeㄧ書(Amazon)
Update 1:葛拉威爾所屬的《紐約客》雜誌和安德森所屬的《連線》雜誌,都屬同一集團。這是炒作嗎?(壞心)
Update 2:《連線》雜誌盡管好像總是引領趨勢,但是《連線》雜誌卻沒有電子版,安德森的新書也沒有電子版,連Kindle上都沒有,Amazon的頁面上還有一個,「請告訴出版社,我想要在Kindle上看此書」的框框(見上圖紅框處)。昨日剛好收到訂閱的《連線》紙本雜誌,這是最後一期了,決定和《連線》雜誌說掰掰!
June 21, 2009
看見古書,Google Book Search
女兒是《傲慢與偏見》的書迷,她看了幾本中文翻譯書後,覺得各書中的情節略有不同,雖還沒有到矛盾的地步,但對主角的描述,總有隔一層的感覺。她吵著要看原文書,因記得老家有此書,就拖著沒幫她買,懶媽媽最後鬧不過她,只好告訴她,用Google Book Search(圖書搜尋),就可找到原文書來看。
這一找,哇,1853年和1813年的書都赫然在列。她看到150歲以上的原文書模樣(封面、內頁、空白頁...全都有),驚呼連連,鮮少上圖書館領略老書的她,這真是有趣的經驗。
然後我和她說起,Google一直在執行的計畫,就是掃描全球知名圖書館內的絕版書,讓遠在天涯的一本古書,也能藉由現代科技和網路,重現在她眼前。
那Google到底是怎麼做到的?Google的掃描機器長什麼樣子?我也一直很好奇,就來搜看看。找到以下影片,終於明白。
影片中所看到的「掃描機」,和家用的平板式機器截然不同。由兩台隨時可替換的、目前最棒的數位相機擔任「掃描」工作,一次替書本的每一跨頁分別拍下照片。機器翻頁迅速,但感覺很溫柔。當然從影片中也看到,所使用的軟體介面,似乎在微軟環境上。
書一頁頁拍好照之後,需QC(quality control),經適當地調整校正後,再經QA(quality assurance),確認一切無誤,符合良好品質標準後,才算完成,才能上線。影片中專門將書籍數位化的Kirtas公司表示,他們一天可掃描百本圖書,較花人力的QC工作,一天只能完成30本書,QA則一天能處理120-140本。
本來躺在圖書館裡灰塵滿佈的絕版書,經「掃描」後,可變成數位內容或電子書(ebook),經由搜尋工具,增加與世人見面的機會。不只絕版古書, 只要作者、書商願意,也可加入Google圖書搜尋計畫,成為圖書搜尋夥伴。從搜尋結果看來,可以很清楚的看出,Google圖書搜尋有三種呈現方式:(參考最前面一張圖)
1. 絕版無版權的書,整本書全文呈現,書頁下邊無廣告
2. 有版權的書,摘錄顯示,書頁下邊有廣告(?)
3. 參加夥伴計畫的書,出版商可自定顯示頁面多寡,書頁下邊是否要有廣告呈現
我和女兒說,美國作家協會和美國出版社協會與Google為了圖書搜尋而打官司。網路原生代的她,突然很激動地回我,「為什麼要告Google,白痴啊?!我在Google中只是看看罷了,真的喜歡,我一定會去買一本回來啊!沒有Google幫我,我哪知道我到底愛不愛這本書!這就和那些在YouTube上的影片一樣,每次我看到喜歡歌手的影片,不久就會變成在你的國家不能播,爛透了,我看了影片,我喜歡那歌手,歌手來台灣演唱,才會有那麼多人擠破頭去看演唱會啊!」
我很驚訝,她把圖書搜尋的事情和YouTube的消失影片串在一起(YouTube影片對她來說,比書重要很多)。但很顯然的,這些從小就有網路的小孩,沒有地域觀念,語言的隔閡幾乎也不是問題。管他英文還是日文,只要能看、能聽就好,只要喜歡,自然就會懂。文字、歌曲、影片和影像都一樣,在瀏覽器中滿足他們的視聽需求,真正打動心中的甜蜜點後,自然就會花錢買回家。
當然她不懂出版社和Google間的利益糾葛,甚至不了解Google組織全球資訊的野心,Google也許沒做壞事,但所有的資訊只在一家公司手上,是不是太冒險了一點?她也沒了解,如果她想買一本書,從搜尋頁面點選網路書店的連結,Google可以賺到廣告費,而從那頁面直接買書的話,Google可分到37%的營收。(未來若直接買電子書的話,會怎麼算呢?)
根據目前美國法院所判的「Google圖書搜尋訴訟和解方案」,作者或出版商需在2009年9月4日提出異議(也可選擇opt-out,選擇退出和解,不願接受賠償,也放棄對Google的訴訟,也意味著可選擇書籍內容不出現在搜尋結果之上);同時Google需成立獨立且非盈利的「書籍權利登記中心」(Book Rights Registry)。作者、出版社、版權擁有者需在此處登記註冊,方便Google分配賠償金額,或未來圖書搜尋的廣告報酬,或更以後的來來,販售電子書的版權費?
雖然我們總是覺得目前網路上的資訊,數不盡也看不完。但是這些資訊,了不起從1960年代開始集結。在這之前,人類的知識精華都在一本本的書冊之上。最經典的、最重要的、最優美的文字與資訊都躺在圖書館內的書架上。站在推廣知識的角度上,Google Book Search也許最讓圖書館和愛書人得益。得益不等同得利,將所有的書籍數位化上網,成為網路資訊,成為數位內容或可購買的電子書,這有可能成為圖書館的另一種收入嗎?或是讓可以連到網路上的所有人都得到最優質的搜尋結果(最好的知識內容)?
無版權的公版古書、有版權的已絕版書(原先僅能在二手書市尋覓)也得以因為數位化和圖書搜尋技術,而有不同的生命出口,這些都是好事,但如果全球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好這件事情,只有一家公司有能力做這件事情,我們也只能祈求Google永遠不倒店、Google永遠不做惡!
延伸閱讀:
‧Google's digital-book future hangs in the balance
‧Publisher speculates about Amazon/Google e-book "duopoly"
‧Google圖書搜尋新功能
‧非常複雜的Google圖書搜尋和解方案,希望我沒有看錯
‧繁體中文版的圖書搜尋夥伴計畫
1853年的傲慢與偏見,來自紐約市立圖書館
1813年的傲慢與偏見,牛津大學的藏書
June 10, 2009
請不要再說「雞生蛋,蛋生雞」,做就對了
去年底到今年一月底,幫忙翻譯一本書,四月底出版了。在各大通路都有販售,但是卻沒有電子版本。300多頁的書,並沒有想像中厚,但是帶在身上,還是挺有份量的。
我想將這本翻譯書,送給遠在澳洲的友人,因為翻譯時,我因英文疑難,問她些許問題。除了跑到郵局,寄上一本實體書外,別無他法。
出版社並沒有談數位版權。當初和我簽約時,也沒有簽數位版權。那麼我是否有可能自己和國外洽談數位版權呢?
國外出版商會和我談版權嗎?Why not? 反正放著也是放著,現在,就沒有人買,也沒人賣啊?為什麼不賣給想要買的人呢?價格會很高嗎?我可以談不預付版稅金,但每賣一本五五分帳模式嗎?也就是說,只要我有賣掉電子書,對方就拿到一半的錢,或他們想要更高也可。真的,反正也沒出版社要幫忙賣中文版的電子書,在我的部落格,開個小鋪,賣自己翻譯的電子書,會很困難嗎?
這本書的P. 184談到「如何讓出版更賺錢?」就談到數位出版的種種可能,「讀者若想買PDF版本,應該可以更便宜,因為免了印刷費、裝訂費、和運送費」。在P.183談到版稅、預付金、和書的收入時,也談到美國目前出版社彈性調整各比例的可能性。
我有此書的中文翻譯文字權,當初和出版社簽約時,並非以版稅支付,而是以譯完付清為原則。因此,這本書的紙本在市場上賣得好,和我無金錢關係。但如果這本書的數位版權可以給我,電子書的收入直接一半入我的口袋,我自然該大力推廣(雖然我也許沒有出版社厲害,那麼會賣書)。在我的部落格上,下載或買賣電子書,讀者也可直接和我交流,告訴我哪裡不好...我可以立即修改電子版,讓電子版的內容最新、最好。
翻譯這本書時,我和原著作者利用Facebook聯繫上。我把一些不懂句子,列在Google文件上,他會針對我的疑問來解答,其中也有些小趣味。我一直留意他的部落格和推特,我知道這本書除了平裝紙本外,也有精裝硬殼本,還有ebook、audiobook、影片、PPT,出版社也安排了BusinessWeek的專訪、封面故事、Podcast...。
相對的,這本書在台灣的市場上,沒有其他數位內容出現。所有在數位世界上看到的文字,都是網路行銷內容,是為了多賣紙本書而做。不會考慮到有讀者會看了實體書,想要有一個電子檔案,以方便參考引用。也不考慮到,有人僅需看某些篇章,買電子版本就可,不需買個300頁的書供在書架上。
如果有電子版本(如PDF或ePub),讀者可以搜尋書中的內容,對書中某一概念,分別在哪些篇章出現,可以很容易找到。我在翻譯此書時,對作者所提到的每一個人、所引用的書,都查了維基百科或該人是否有部落格,也做了份譯名對照表格,若要出數位內容,這些人名和書名都可以是連結,這讓購買電子書的讀者,比買紙本更有豐富參考價值。
這樣的一本書,談的是網路思維,談數位改變一切,在出版中文版本之際,卻沒有跨入數位內容一步,連一點小小的嘗試都沒有。真的很可惜。
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都不談數位版權呢?「雞生蛋,蛋生雞,我們不知道數位版會不會賣?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賣?我們的網站也沒準備好。」有出版社的高階主管和我午餐時聊到。
唉,Amazon都已經從Kindle賣到Kindle 2,賣到Kindle DX,而iPhone和iPod Touch也共賣了千萬台,電腦、筆電、netbook,都可看電子書,還有什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呢?
做就對了。我和他說,「請趕緊開始實驗吧。如果出版紙本的書商不談數位版權,還有誰會談呢?等著被別人談走嗎?就試著和對方談一個和紙本不一樣的term吧!」我也和他說,並不是每一本書都立即需要有電子書,但可以開始挑一、兩本適合的書來做實驗。試看看,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才知道將來哪些環節需要注意,下一次就會做得更好。試看看,才知道新讀者要什麼。難道紙本書要眼睜睜地看著讀者愈來愈少?
除了紙本書的企劃、行銷外,我也建議他要求公司同仁開始做數位內容的企劃。紙本書會做的所有企劃內容、定價策略、行銷手法、通路...也請同樣地為數位內容的電子書做一套吧。請不要把網站、部落格、書籤網站等數位工具只是拿來promote紙本書。數位內容(電子書)的銷售力和散播力更不同,接觸的人也不同,想想看,該怎麼行銷,方式應可更豐富。這樣也才會慢慢知道,在數位內容販售的世界裡,公司該補足哪些職能。
數位內容會侵蝕紙本書的市場?基本上,我認為這是可能的,但量不是太大。對同樣內容有興趣的人,買紙本書和電子書的族群或許會有重疊(有交集),有人兩種都買,有人買了其一不買另一個,也有人堅持只買一種。我的看法是,整體買這本書(或說買這份整理好的知識)總人口量是增加的。那到底會不會賺錢?會賺多少?我沒有答案,但不做又怎會知道?
如果可能,我在部落格開賣此書的電子書,你會買嗎?
延伸閱讀:石墨工房
.我,正在寫一本書
.電子書實驗:進度(1)
.電子書實驗:進度(2)
Update: 不寫書名和作者名,是為了躲開SEO...。現在連照片也拿掉好了。連結留著,畢竟網路是連結經濟。
我想將這本翻譯書,送給遠在澳洲的友人,因為翻譯時,我因英文疑難,問她些許問題。除了跑到郵局,寄上一本實體書外,別無他法。
出版社並沒有談數位版權。當初和我簽約時,也沒有簽數位版權。那麼我是否有可能自己和國外洽談數位版權呢?
國外出版商會和我談版權嗎?Why not? 反正放著也是放著,現在,就沒有人買,也沒人賣啊?為什麼不賣給想要買的人呢?價格會很高嗎?我可以談不預付版稅金,但每賣一本五五分帳模式嗎?也就是說,只要我有賣掉電子書,對方就拿到一半的錢,或他們想要更高也可。真的,反正也沒出版社要幫忙賣中文版的電子書,在我的部落格,開個小鋪,賣自己翻譯的電子書,會很困難嗎?
這本書的P. 184談到「如何讓出版更賺錢?」就談到數位出版的種種可能,「讀者若想買PDF版本,應該可以更便宜,因為免了印刷費、裝訂費、和運送費」。在P.183談到版稅、預付金、和書的收入時,也談到美國目前出版社彈性調整各比例的可能性。
我有此書的中文翻譯文字
翻譯這本書時,我和原著作者利用Facebook聯繫上。我把一些不懂句子,列在Google文件上,他會針對我的疑問來解答,其中也有些小趣味。我一直留意他的部落格和推特,我知道這本書除了平裝紙本外,也有精裝硬殼本,還有ebook、audiobook、影片、PPT,出版社也安排了BusinessWeek的專訪、封面故事、Podcast...。
相對的,這本書在台灣的市場上,沒有其他數位內容出現。所有在數位世界上看到的文字,都是網路行銷內容,是為了多賣紙本書而做。不會考慮到有讀者會看了實體書,想要有一個電子檔案,以方便參考引用。也不考慮到,有人僅需看某些篇章,買電子版本就可,不需買個300頁的書供在書架上。
如果有電子版本(如PDF或ePub),讀者可以搜尋書中的內容,對書中某一概念,分別在哪些篇章出現,可以很容易找到。我在翻譯此書時,對作者所提到的每一個人、所引用的書,都查了維基百科或該人是否有部落格,也做了份譯名對照表格,若要出數位內容,這些人名和書名都可以是連結,這讓購買電子書的讀者,比買紙本更有豐富參考價值。
這樣的一本書,談的是網路思維,談數位改變一切,在出版中文版本之際,卻沒有跨入數位內容一步,連一點小小的嘗試都沒有。真的很可惜。
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都不談數位版權呢?「雞生蛋,蛋生雞,我們不知道數位版會不會賣?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賣?我們的網站也沒準備好。」有出版社的高階主管和我午餐時聊到。
唉,Amazon都已經從Kindle賣到Kindle 2,賣到Kindle DX,而iPhone和iPod Touch也共賣了千萬台,電腦、筆電、netbook,都可看電子書,還有什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呢?
做就對了。我和他說,「請趕緊開始實驗吧。如果出版紙本的書商不談數位版權,還有誰會談呢?等著被別人談走嗎?就試著和對方談一個和紙本不一樣的term吧!」我也和他說,並不是每一本書都立即需要有電子書,但可以開始挑一、兩本適合的書來做實驗。試看看,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才知道將來哪些環節需要注意,下一次就會做得更好。試看看,才知道新讀者要什麼。難道紙本書要眼睜睜地看著讀者愈來愈少?
除了紙本書的企劃、行銷外,我也建議他要求公司同仁開始做數位內容的企劃。紙本書會做的所有企劃內容、定價策略、行銷手法、通路...也請同樣地為數位內容的電子書做一套吧。請不要把網站、部落格、書籤網站等數位工具只是拿來promote紙本書。數位內容(電子書)的銷售力和散播力更不同,接觸的人也不同,想想看,該怎麼行銷,方式應可更豐富。這樣也才會慢慢知道,在數位內容販售的世界裡,公司該補足哪些職能。
數位內容會侵蝕紙本書的市場?基本上,我認為這是可能的,但量不是太大。對同樣內容有興趣的人,買紙本書和電子書的族群或許會有重疊(有交集),有人兩種都買,有人買了其一不買另一個,也有人堅持只買一種。我的看法是,整體買這本書(或說買這份整理好的知識)總人口量是增加的。那到底會不會賺錢?會賺多少?我沒有答案,但不做又怎會知道?
如果可能,我在部落格開賣
延伸閱讀:石墨工房
.我,正在寫一本書
.電子書實驗:進度(1)
.電子書實驗:進度(2)
Update: 不寫書名和作者名,是為了躲開SEO...。現在連照片也拿掉好了。連結留著,畢竟網路是連結經濟。
June 6, 2009
Google開始提供雲端書櫃
我一直不斷地買各種拼布書,以滿足我那忙碌的工作生涯,希冀在翻閱書本圖案時,可以得到那一點點優閒暇想!
每本拼布書後都有些基礎知識或基礎的刺繡方式。每本書不但編排不同,也好使用類似卻永遠不統一的名稱。當我想做某個作品時,想參考拼布書時,總要把好幾本記憶中相關的拼布書翻一遍,找到需要的和最好的,攤在桌上兩、三本,我相互參照著書們中的圖示和做法,開始做著我幻想中的拼布作品。
我常想,可不可能把所有我的拼布書都scan後,放在電腦裡,或是以後我都買拼布電子書(現在好像都還沒有),用搜尋的方式來找到我要的主題或拼布做法,再照著做?
今天看到Google這支影片,看來我的想法並非虛無。只要在我的Google雲端書櫃(我自己亂說的,Google是my library)Key 入書籍的ISBN號碼,Google就會在網路上找出這本書的相關資料。影片裡說,如果你把自己所有書的ISBN都key 入,就可用Google搜尋,找出什麼內容在什麼書中了。
我試用後發現,目前若是key 入中文的ISBN,是沒有用的(我試了好幾本中文書,也許我的書都沒有)。Key了兩本外文書後,雖然看見相關資料,但並沒有該書的PDF或電子檔可看,甚至連preview的內容也沒有。這是Google Book Search和出版社決議後的deal嗎?
我當然知道自己這兩本書中會有什麼關鍵字,接著又試了搜尋功能,但並沒有任何結果。和影片中所言,有很大差距。或許有PDF或preview的書,搜尋的功能會有吧。
我的感想是,Google正在為未來的電子書市場鋪路。
前些日子,Google也表明對電子書有興趣。現在推出讓消費者自己key 入ISBN書號,將書擺入自己雲端書櫃功能,未來消費者利用Google介面所買到的電子書,也ㄧ併可放入自己的雲端書櫃,一起任意瀏覽、搜尋、閱讀。
影片裡很明白地說,用Google的Androd也可自動掃描書號,當然未來要用Android phone或筆電來看電子書(或自己買過的實體書,以後讓消費者換個方式獲得電子檔案)應該也都不會有問題。
這顯示 "Google's mission is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正一步步更接近、更完整中。
延伸閱讀:
.Barcode your bookshelf with Google Books
.Preparing to Sell E-Books, Google Takes on Amazon
.Google進軍電子書 槓上亞馬遜
April 14, 2009
報紙的未來
兩則都是和報紙相關的影片。
我實在沒時間多寫,就貼出來讓有興趣的人,自己看吧!
第一則是Hearst老總說,以前大家都付費看報紙,後來發展出廣告支撐內容的商業模式,送到家的報紙,讀者付的錢只是小部份而已。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想免費在網路上看新聞呢?難道不該付些費用,得到新聞嗎?
第二則是研討會後,參加者的尖銳提問。問到辛苦工作的記者,為什麼在報社不賺錢的時候,就這麼裁了?為何報社不能好好訓練員工經營網路新聞呢?
今天剛好也看到美國波士頓地球報(Boston Globe)的《What went wrong?》。這篇文章,針對「過往報社只顧鎖緊原有財源和商業模式,卻低估網路可能帶來的流量和影響」,做了番深切反省與探討。
影片、文字,相互對照,報紙絕對不是唯一被網路打敗的媒體!接下來會是什麼呢?
我實在沒時間多寫,就貼出來讓有興趣的人,自己看吧!
第一則是Hearst老總說,以前大家都付費看報紙,後來發展出廣告支撐內容的商業模式,送到家的報紙,讀者付的錢只是小部份而已。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想免費在網路上看新聞呢?難道不該付些費用,得到新聞嗎?
第二則是研討會後,參加者的尖銳提問。問到辛苦工作的記者,為什麼在報社不賺錢的時候,就這麼裁了?為何報社不能好好訓練員工經營網路新聞呢?
今天剛好也看到美國波士頓地球報(Boston Globe)的《What went wrong?》。這篇文章,針對「過往報社只顧鎖緊原有財源和商業模式,卻低估網路可能帶來的流量和影響」,做了番深切反省與探討。
影片、文字,相互對照,報紙絕對不是唯一被網路打敗的媒體!接下來會是什麼呢?
April 1, 2009
設計救報紙!?
報紙即將死亡的訊息,一直瀰漫著整個媒體產業。印刷媒體轉型網路媒體勢在必行,但大家都在苦惱該怎麼賺錢,最近討論內容要小額收費的報導也很多。(有空再來整理吧!)
昨晚睡前從Podcast裡看到這則TED.com,短短5分多鐘,卻讓我沒了睡意。來自波蘭的設計師Jacek Utko說,改變報紙的版面設計, 報紙銷量就會增加。哪有面臨存亡之危呢?!
當然設計師在替報紙版面重新設計時,並不單純只從美觀著手,而是徹底問這家報紙的讀者特性、這報紙的個性/使命...,等於為這家報紙重新把脈,設定優先順序和銷售策略,這樣版面,也就是公司的產品,重新設計後,才有了真實意義,銷售自然也上升。
為改版而改版,這是許多印刷媒體常犯的毛病。...啊,沒時間,就先說到這兒吧!
影片來源:TED.com Jacek Utko: Can design save the newspaper?
March 12, 2009
開發第六感,手機無形化!
今天在TED.com看到上面這影片,感覺很心動!(要說「雷」才對嗎?)不太貴的器材(相機、投影、手機..)加在一起,就能有另一種聰明的運用!
如,用手指對景比劃一下,就等於拍了一張照片!
隨時投影在手上,就能撥電話!
上超市買東西,拿起商品,就能連網,立刻知道這產品的好壞!
到書店買書,拿起書本,就能看到Amazon.com上讀者對這本書的評價!
報紙新聞也永遠不會過時,隨時都可看到相關新聞的最新影片!
碰到新朋友,也可馬上在對方身上,看到社群網站上關於他的一切!(這個很勁爆,當你面對一個正妹時,馬上可以看到她在無名相簿中的清涼照?)
趕搭飛機時,拿出登機證,可看到此班飛機是否誤點!
想知道時間,在手腕劃一下,手錶就跑出來了!
...各式各樣運用,都是將連網資訊馬上投射在皮膚上或白色表面上。同時以魔術指套來操作(以後一定也少不了語音)想獲得的資料。很有趣的應用和想像,離商業的可能性也不遠,我感覺這可能是未來mobile phone的樣子:就是手機化身無形(細小不察之物件,掛在身上),更廣泛地無時無刻不連網!
大推,一定要看這影片!只有8分多鐘,絕對值得!
推薦連結:
.TED.com Pattie Maes & Pranav Mistry: Unveiling the "Sixth Sense," game-changing wearable tech
.想了解此影片中的技術,TED.com blog中對此「第六感」計畫背後的工程師Pranav Mistry(MIT博士班學生)有進一步訪問,諸如電池等問題,也值得看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